Fw: [介紹] 簡單的日本史(一)繩文與彌生時代

作者: a00080245 (啊)   2015-06-26 11:50:03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LZ2zBNd ]
作者: a00080245 (啊) 看板: historia
標題: [介紹] 簡單的日本史(一)繩文與彌生時代
時間: Fri Jun 26 00:41:41 2015
前言
從小看日本動漫,對於許多日本人事物耳熟能詳,不過一直以來沒有建構一個類似學校教
育那樣的完整日本史知識。最近上網閱讀材料,邊讀邊編寫,希望寫出內容淺顯,可以讓
人有基礎認識的日本史。
目前還沒預計寫到哪裡,可能到戰國或幕府創立為止。畢竟日本戰國史相對是比較知名的
,也有戰國史專版。總之希望這系列文章能夠對有興趣於日本史的入門者有幫助囉!
不是日本史專長,有些訛誤還惠請討論指正。
圖文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35250507.A.5E7.html
早期的日本:繩文時代(14500 B.C – 300 B.C )
日本繩文時代,相當於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時代。一千四百年前,海平面上升,使得與中
國分離,產生了今天的日本諸島,故本文將以繩文時代作為日本史起點。在繩文時代,日
本由粗劣的打製石器進入了磨製石器,也出土了陶罐、土偶等用品、宗教器具。經濟上,
繩文時代人類以採集、狩獵為主。因為出土陶器上有繩索圖案,所以稱為繩文時代。周邊
國家中,此時期約為中國以夏朝為代表的二里頭新石器文化、到商周的青銅文化。
「土偶」(どぐう)是這個時期的重大特色,多以女性形象出現,有人也認為這表現的是
土地的精靈形象。出土的土偶多有故意造成的破損,且多在腳上,可能是作為替身,用來
消災解厄,或著豐收祈願等等。到了繩文後期,土偶的製作漸少。分布上,土偶出土多在
東日本,西日本則較為罕見。目前最著名的是宮城縣惠比壽田恵遺跡出土的土偶,但土偶
造型其實差異非常大。


惠比壽田恵遺跡出土的土偶
由於造型特別,土偶常常出現在日本各大動漫作品裡,如〈大蛇無雙〉、〈大雄與日本的
誕生〉皆可看到其蹤跡。


《大雄與日本的誕生》中的土偶


《大蛇無雙》中卑彌呼與土偶
另外,相鄰的韓國,類似的文化特徵稱為「櫛文土器時代」,陶器呈現了梳子紋、線條紋
、髮紋、指甲紋等簡單幾何紋,時代約為10000 B.C-1500 B.C,台灣的繩紋陶器時代則
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
現代日本的形成:彌生時代(B.C 300-A.D 300)
關於現代日本的形成,牽扯到了許多意識形態、政治、神話、史料問題,歧見特別多,這
些不是我們在此可以解決的,我只擷取一些有意思的部分作簡單脈絡認識,更多的可能就
要請看倌們再多去參閱其他知識了。
彌生時代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進入農耕時期。與台灣、中國、韓國等不一樣,其他諸國在
新石器時代即開始了較大規模的農耕活動,而日本雖有農耕,但直到彌生時代,由於「渡
來人」的東來,才開始廣泛產生稻作水田農業。「渡來人」指由中國、韓國東渡日本的人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建築、鐵器等技術,並由九州開始向東傳播,因為傳播具方向
性,故各地進入彌生時代的時間點不一。《古世紀》、《日本書記》皆記載了大陸人渡來
的歷史。


渡來人路線圖


繩文人與彌生人復原想像圖
最知名的渡來人,可能是徐福。日本從青森縣至鹿兒島縣,都留有徐福傳說,當時的渡來
人,可能循著徐福的路線,由朝鮮半島東渡北九州來到日本。然而依照地緣與朝鮮半島進
入征伐時期,渡來人應以韓國人為大宗,並且在漢代遊牧民族大遷徙,造成了民族推擠,
日本在某些遺址中發現了大量馬具,也可能是遊牧民族渡海來日的痕跡。
農耕與水息息相關,水利建設需要政治結構的統治管理,於是日本社會也由原始採集的散
居社會進入了部落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工事為「環濠集落」,以人工挖掘壕溝圍繞村莊,
提供了灌溉用水與防禦。這樣的工事除了說明了已經有政治體系實現如此大型工事,也說
明了各部族的產生,之間也發生了大型爭戰。


環濠集落
彌生時代約為中國秦漢時期,《漢書》稱倭人分為百餘國,可以看到當時日本尚未有統一
國家形成,也許還在部族型態。《三國志.魏志倭人傳》記載了一些彌生時代的資料,其
中最著名的即為「女王國」。由朝鮮循水路渡海到女王國路上,有諸多國家,都在女王國
轄下,在女王國出現前七八十年間,各國相互征伐,女王死後,國中又陷入了內亂。這段
歷史說明了女王國可能只是諸部族的領袖共主,還不能有效掌控各部族,此時期的中國使
節可能以中國眼光看待日本,產生了失真情況。但彌生時代末期,或許已經要進入統一的
王權時代。
回到神話上,三國志的記載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三國志提出了女王國「邪馬臺國」,邪馬
臺音似日文「大和」(Yamato);又提到了女王「卑彌呼」,並記載卑彌呼能使鬼道惑眾
,有男弟佐治國,死後國內動亂,後立女王壹與才復平定。此段故事與《日本書記》記載
的天照大神神話相似:《古事記》故事中,天照大御神統治神界高天原,但弟弟須佐之男
命卻在高天原大肆破壞,使得天照大神躲在岩洞裡,最後須佐之男被趕出高天原,天照大
神重出人間,高天原才恢復穩定。於是有論者認為卑彌呼即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http://0rz.tw/meScA
卑彌呼想像造型
此時期是日本的神話時期,關於須佐之男還有許多傳說:須佐之男被逐出高天原後,來到
出雲,斬殺八岐大蛇,取得天叢雲劍,娶奇稻田姬為妻後定居於此。有論者認為這樣的故
事象徵了日本由渡來人手中掌握鐵器的歷史,出雲為鐵產地,除了蒙古人發音Tatar與日
本的間宮海峽Tatar發音相同,多多良之發音たたらtatara也與之近似。而八歧大蛇發音
オロチOrochi更與鄂倫春族的「勇士」發音Orocyon相像。掌握鐵器也等於掌握了戰爭的
實力,這段神話可能說明了須佐之男的部族擊敗了渡來人,並從中掌握了冶鐵技巧(天叢
雲劍),從而成為了上古時代有力部族。


海賊王裡黃猿的招式,來自於日本古代神話
神話中,須佐之男之後代大國主在歷經磨難後,與少彥名建立了葦原中國。葦原中國在天
國「高天原」與冥界「根堅州國」之間,即人間世界。此時在高天原,天照大神希望讓自
己兒子統治葦原中國,然後歷經波折與失敗,其孫瓊瓊杵尊才順利因大國主讓國而取得統
治權,瓊瓊杵尊就是第一代天皇的曾祖父。其中天照大神與征服葦原中國時,派遣建御雷
征伐大國主之子建御名方,他們的角力相傳為日本相撲的起源,建御名方逃至諏訪而降伏
,成為諏訪大社主神。鎌倉時代,諏訪大社的祭祀家族諏訪氏成為信濃地區實力豪族,戰
國時代曾與武田家聯姻合作,武田家最後家主勝賴母親便是諏訪氏,勝賴也繼承諏訪家。


安彥良和的《大國主》漫畫,以彌生神話時代為背景的系列故事
隨著考古發現,出雲地區發現了具有彌生時期特徵,但與九州彌生文化不同的器物,目前
一般看法為出雲國的讓國神話象徵了大和國併吞出雲國的歷史。大和國吸收了出雲豐富的
神話故事,成為日本神話的源流之一。
日本建國神話中,公元前六世紀,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自九州東征大和,建立了大和朝廷
,合乎彌生時代自九州發源的歷史。只是時間上出現了問題,這可能是神話時代紀年不精
確或其他原因,但總之這個東征神話也為大和政權由九州過渡到奈良提出了可能的解釋。
《日本書記》亦提到了另一位天皇家系的「神功皇后」,他的時代也為彌生時代末期,曾
遣使中國入貢,於是也有人將他與卑彌呼關聯起來,然而這說法在明治天皇主政後,乃至
於太平洋戰爭結束,由於疑古與政治問題等等變為末說。


神武東征
卑彌呼是誰,與日本的國族論調有關,更由於卑彌呼曾向中國稱臣納貢,在二戰前,成為
政治的敏感議題。在地理上,邪馬臺國位於奈良還是九州,也是長久困擾人的問題,若由
《日本書記》中之紀錄,卑彌呼的年代已是神武東征,建政奈良後了,據三國志記載,邪
馬臺國可能在九州,《後漢書》言「倭奴國奉貢來賀,倭國之極南界也。」若邪馬臺國在
九州,則邪馬臺國可能是與大和國並存的兩個文明,也有說法認為中國史書方位記錄錯誤
,事實上中國認識的是奈良的大和王權,更甚至有說法認為中國史書將九州地方勢力誤當
為大和王權。不過因為此時期日本歷史未有文字紀錄,不論是大和、九州、天照、卑彌呼
、神武天皇等,存在時間與歷史事件都值得存疑。而直到彌生時期結束進入大和時代,各
地仍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獨立部族,故目前尚無定論。
邪馬臺國圍繞在與中國有關的魏書倭人傳上,論爭繁複,牽涉敏感,在此不繼續說明,但
總之戰前的日本人多認為邪馬臺國位於奈良(大和),日本文明即大和文明。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師爺)   2014-06-26 07:54:00
能否介紹一下徐福是不神武天皇?
作者: wlcaroline (阿青)   2014-06-26 07:56:00
先推!
作者: KK33 (北宜)   2014-06-26 09:48:00
1樓傳教士
作者: Zambro (Causality)   2014-06-26 10:01:00
好文推!
作者: hgs1906 (受遺棄之子)   2014-06-26 10:02:00
感謝您的分享 拜讀 OTZ
作者: Inkthink (墨想)   2014-06-26 10:34:00
1F是想要聽神話傳說嗎...
作者: a5245242003 (elbert)   2015-07-18 13:49:00
作者: caminoxxx (camino)   2015-08-09 22:3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