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一下這個文,畢竟我可能是花最多時間想這問題的人.
1.代理商不玩了.
DIESEL從兩年前就開始沒代理商了.
嚴董不再代理之後, 沒人要接.
品牌在台灣幾乎沒有曝光率,
消費者出門逛街看不到這牌子的東西.
如果是之前已經有消費過接觸過DIESEL的消費者,
還知道這品牌的好, 但那些沒看過沒實際接觸過的消費者,
或者剛要開始有消費能力想要買較高單價牛仔褲的消費者,
就錯過了較好的認識這品牌的機會.
這是致命傷.
但,賠錢的生意沒人作,再好的東西,在台灣銷量不佳,沒人代理也是應該的.
2.平價品牌的崛起.
UNIQLO,ZARA,H&M,GAP等品牌在全世界開始廣受歡迎.
中高價位的品牌如DIESEL,REPLAY,G-STAR,ENERGIE都受到影響.
這影響也是巨大而深遠的.
以上說的這四個品牌至少有三個已經在台灣消失.
其它同樣中高價位的品牌相信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消費受到排擠.
3.台灣的所得成長較低.
也許其它一些國家也有相同的困擾,而且台灣人的所得成長較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但這點和第二點結合的話,相信更多消費者會去選擇較平價的品牌.
4.台灣男性對牛仔褲布料的偏好
因為我只作男款,所以我只說男款.
很多台灣人偏好重磅厚挺的牛仔褲,我估計大概佔了60~70%.
而DIESEL從2007年開始,也就是THANAZ開始推出的那一年.
它開始推褲管寬度較較窄的SKINNY褲型.
一開始THANAZ還是有純綿的厚挺布料,像71J,73J.
在台灣這種布料賣的很好.因為是台灣多數消費者偏好的布料.
但之後,DIESEL開始推彈性布料,彈性布料是厚不到哪去的.
後來更是大推更窄的褲型,像是TEPPHAR, SLEENKER.
這兩褲型更是100%都用彈性布料.
於是在台灣流失更多的消費者偏好.
5.DIESEL是一直在前進的品牌,只是它前進的方向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方向.
我認為DIESEL是流行性很強的品牌.
它不太跟隨其它品牌並且幾乎完全不因市場銷售好壞來決定自已的下一步.
例如,一個刷色不管它賣的好不好,它在DIESEL不會出現超過兩季.(基本色像純黑除外)
也就是像71J,73J就算賣再好,DIESEL不會為它停留,不會再重新生產它.
有人說用料變差了.
我不知道料子好不好是用什麼方法去判斷的,如果是布料厚薄,那確實.
DIESEL這兩三年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重磅布料,反而它追求的是穿著的舒適度.
而大量的使用彈性布料.
甚至於像是JOGG系列,使用看起像是牛仔布料,實際上是像針織材質的彈性布料.
這種布又薄又軟,在台灣無法受到大眾青睞.
但很多人穿過就回不去了,太舒服了,不想再穿其它牛仔褲.
於是JOGG一出再出,現在DIESEL推出的JOGG款式數量是它一開始推出JOGG時的10倍.
台灣市場不接受它.但DIESEL不會管這個.
有人說價錢提高了.
沒錯,以前71J,73J的定價就是200歐元.而且它在那一季就已經算是高價款.
現在DIESEL的高價款的定價是260歐元,280歐元,300歐元.
甚至還有500歐元,600歐元的更高價款.
如果最多只能賣200歐元.那同時也限制了創意.
能訂更高的價位,也表示能提供更高刷色製作工藝給消費者.
如果它真的不好,不值得,消費者不會買單,更高價位的商品自然會消失.
回過頭來看目前DIESEL同樣200歐元的款,設計和作工有變差嗎?
我只能說,在我看來,目前200歐元的款的刷色及作工拿去和71J比,我不知道哪變差.
最大差別是布料可能使用彈性布料,不合乎某些消費者期待.
然後產地不是義大利,也不合乎某些消費者期待.
DIESEL不停在開發新的布料,新的刷色製作技術,使用LYOCELL,使用不同比例的混織布料.
推出過夜光款,也推出過打閃光燈會變亮的刷色,也推出過將亮粉加入染劑的刷色,
像JOGG這一季也開始使用LYOCELL,吊牌上寫著更透氣更耐用.
但這些台灣大部份消費者無法知道,因為沒有代理商.
沒有實際去看,去摸,去試穿的機會.
6.網購的普及.
網購從一開始的拍賣,到後來的國外網站,越來越普及.
這也是代理商無法生存的部份原因,但絶不是全部.
否則其它賣的更貴的國家像是日本,像是大陸,都仍然有DIESEL代理商.
以上有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互相影響.
昨天的新聞,成立44年的法蝶倒了,進口商品銷售在台灣經營的困難可見一般.
很多人罵代理商賣太貴,但如果有人可以簡單作的更好,
訂更低的價錢,還能夠獲利,我想不會到現在都還沒人要代理.
以DIESEL來說,甚至REPLAY,G-STAR,即使和國外訂價同步,在台灣也是無法經營下去的.
其中的原因,我想值得大家再多想幾分鐘.
不過至少DIESEL在其它國家還是活的好好的.
至少從它推褲款的數量,從我能看到的它的庫存單,
我看不出這個一直在前進的品牌有停下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