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貼]如何調解聖經中因信稱義與因行為稱義

作者: stevenjobs (乒乓兵)   2014-10-11 13:54:52
※ [本文轉錄自 Christianity 看板 #1KECNCeR ]
作者: stevenjobs (乒乓兵) 看板: Christianity
標題: [轉貼]如何調解聖經中因信稱義與因行為稱義
時間: Sat Oct 11 13:53:13 2014
大家好:
我常私下將希伯來民族三祖 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與
中華民族文明奠基朝代周代三祖 姬昌 姬發 姬旦
發現亞伯拉罕三人跟文武周公相比 真的遜太多了
以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來看 周朝三祖遠勝希伯來三祖
為何在上帝眼中 稱亞伯拉罕為義的呢?
=====================================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152211.html
聖經,是不會矛盾的。
會覺得矛盾,是因我們對聖經不夠瞭解。
雅各書上,不斷出現『因行為稱義』的觀念,乍看之下,這和羅馬書上『因信稱義』的觀
念不同。
基督教主張的,是『因信稱義』,絕非『因行為稱義』(這點千萬別忘了)。
在早期教會歷史上,羅馬書很早就被眾教會視為正典(不是一間教會,不是少數人,而
是多數人)。
反而,雅各書是比較晚,才被眾教會接納為正典的。
為什麼?
很簡單,羅馬書『因信稱義』的觀念,才是符合全部新舊約的觀念,『字面上』的『因
行為稱義』(做功德),則違反聖經觀念。
請記住,聖經絕無主張作功德可得救,相反的,聖經不斷強調,做功德絕不能得救。
那麼,後來雅各書『因行為稱義』為何會被接納?
因為,教父們發現,同樣是『稱義』,羅馬書和雅各書的定義是不同的。
羅馬書所指的『稱義』,是指『地位上,身份上』。
雅各書所指的『稱義』,是指『生活上』,類似我們現今『成聖』的觀念。
雅各書的『稱義』,絕不能用『地位上,身份上』來定義,否則,會與羅馬書彼此矛盾
,也與全本聖經觀念彼此矛盾。
如果沒先搞清楚這兩者的不同,很容易解經發生偏差。
因為雅各書上的稱義,定義與羅馬書不同,所以,這二種稱義,彼此無矛盾之處,而且
可以互補不足,因此,後來雅各書也被接納為正典。
換言之,雅各書的『因行為稱義』,不是說我們透過行為,可以得到稱義的身份及地位
。雅各書的因行為稱義,和一般宗教的因行為稱義,絕不一樣。
但是,常常,我們常沒先搞清楚羅馬書的『稱義』,和雅各書的『稱義』,定義上的不
同之處,結果,便會誤解了經文的意義。
在談到『身份』時,明明應該用羅馬書的『因信稱義』經文來解釋,卻誤用成雅各書的
『因行為稱義』的經文來解釋,這樣當然會造成錯誤觀念。
所以,在談『身份與地位』時,請千萬不要用雅各書經文,因為,那些經文不是用在身
份與地位上的討論。
同樣的,在做『成聖』的討論時,羅馬書的經文也不是用在此種時候。
在清楚二種『稱義』的不同之處後,再回去讀羅馬書與雅各書,大家一定能更清楚的讀
懂這些經文。聖經,是不會矛盾的。會覺得矛盾,是因我們對聖經不夠瞭解。
(小小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