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任著青驢信步所之,在少室山中漫遊,一路向西,已入嵩山之境,回眺少室東峰,蒼
蒼峻拔,沿途山景,觀之不盡。如此游了數日,這一天到了三休台上,過了一嶺,只見古
柏三百餘章,皆挺直端秀,凌霄托根樹旁,作花柏頂,燦若雲荼。
郭襄正自觀賞,忽聽得山坳後隱隱傳出一陣琴聲,心感詫異:「這荒僻之處,居然有高人
雅士在此操琴。」她幼受母教,琴棋書畫,無一不會,雖均不過粗識皮毛,但她生性聰穎
,又愛異想天開,因此和母親論琴、談書,往往有獨到之見,發前人之所未發。這時聽到
琴聲,好奇心起,當下放了青驢,循聲尋去。
走出十餘丈,只聽得琴聲之中雜有無數鳥語,初時也不注意,但細細聽來,琴聲竟似和鳥
語互相應答,間間關關,宛轉啼鳴,郭襄隱身花木之後,向琴聲發出處張去,只見三株大
松樹下一個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著一張焦尾琴,正自彈奏。
他身周樹木上停滿了鳥雀,黃鶯、杜鵑、喜鵑、八哥,還有許多不知其名的,和琴聲或一
問一答,或齊聲和唱。聽了一會,琴聲漸響,但愈到響處,愈是和醇,群鳥卻不再發聲,
那琴聲平和中正,隱然有王者之意。那人彈到後來,郭襄啞然失笑,心道:「媽說琴調之
中有一曲《百鳥朝鳳》,只是檢定考試十等級中的第一級的指定曲,想必這人琴藝平凡無
奇,是以彈奏如此簡單的音樂。」郭襄心想可惜身邊沒有樂器,否則以她家傳天下無雙的玉簫,實在可以好好的告訴她甚麼才叫音樂。瞧來不過是江湖上的一個妄人,不知從那裡學到一點樂理,居然也來附庸風雅
。
註:箏曲的百鳥朝鳳是一首很簡單的曲子,並沒有金庸所形容的那麼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