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貴版,請多指教(鞠躬)
鹿鼎記對筆者來說,一直是非常有趣、值得反覆玩味的作品;而個人最喜歡的部分,便是
金庸在這部小說當中對於「國族立場」的描寫。
國族立場,一直都是金庸小說當中很重要的主題。個人將金庸的作品以連城訣為分水嶺,
分為前期與後期:
前期(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中,我們的主角,大多懷抱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雄
心壯志,即使是自小和蒙古人長大的郭靖亦不能免;
而這些小說中的反派大多是所謂的「蠻夷」,或是曾為蠻夷獻謀劃策、出錢出力的「漢奸
」,像周芷若這種未曾和外族扯上關係的反派反而是少數。
至於連城訣之後,金庸徹底揚棄前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劇情基調。
連城訣、俠客行和笑傲江湖這三部作品專注於探討人性,淡化時代背景對於角色的影響;
在天龍八部當中,金庸藉由喬峰(蕭峰)這名角色,提出了質疑:所謂「種族」與「國籍」,
是否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的障礙?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之所以與眾不同,其中一點便是在於「國族認同」這方面和其他金庸
系列作品的主角有極為徹底的差異存在。
在韋小寶的心中,所謂「國族認同」這個觀念是很模糊的;他根本不在乎滿漢之間的爭議
,只要有人真心對他好,他就幫助誰。
會捨身護衛康熙,是因為康熙是他的好朋友;
會拋棄功名來拯救天地會,是因為天地會眾人也都是他的好朋友;
會滅了神龍教,是因為他很清楚神龍教只是想利用他,而非真心待他。
而韋小寶種種捨身護友的行為,和這部書中的其他人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對比。
康熙再怎麼英明能幹,也無法消除滿人的侵略在漢人心中留下的創傷;且以康熙的立場來
說,鞏固統治顯然比平復創傷來的重要,對於反抗者自然是欲除之而後快。
而天地會眾人亦忽略康熙執政後種種惠民的政策,專注於反清復明的大業,不在乎反覆的
戰亂是否會滋擾百姓的生活。
對他們來說,在自己種族的利益,亦即所謂「大義」面前,其他東西都是不重要的;
強姦婦女、貪財成性、不學無術的韋小寶,和康熙、天地會眾人相比,反而更富有人情味
;這實在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在鹿鼎記的最後,韋小寶無法與昔日舊友為敵,只得「告老還鄉」,偕妻兒隱居;
關於這個結局,筆者是這樣解讀的:人類無法擺脫對其他人種或國家的偏見,這個問題只能
逃避,永遠無法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