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 三版本中的《九龍奪嫡》

作者: F00L (愚者)   2021-02-18 23:19:32
《連載版》
原來在四十七年前的八月十三日,四貝勒允禎的福晉生了一個女兒,聽說大臣陳世倌的夫
人同日生產,命人將小兒抱進府裏觀看,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兒。陳世
倌知道這是四貝勒掉了包,一句話都不敢洩漏出去。當時聖祖康熙諸子奪嫡,明爭暗鬥,
無所不用其極。康熙喜愛西洋的數學科學,許多皇子就兢學西學,各人更是籠絡大臣,陰
蓄死士。允禎知道父皇心中這時尚猶疑不決,兄弟中如允禟、允禩、允[礻題]等才幹都不
在自己之下,諸人勢均力敵,皇帝選擇儲君時,不但要想到皇子本人的才幹,也要想到皇
子的兒子,因為立儲是萬年之計,皇子死了,皇孫就是皇帝。如果皇子英明,皇孫昏庸,
那絕非長遠之策。允禎此時已有一子,但懦弱無用,素來不為祖父所喜,他知道在這一點
上吃了虧,滿盼再生一個兒子,哪知生出來的卻是女兒。允禎不顧一切要做皇帝,湊巧陳
世倌生了個兒子,他就強行換了一個。允禎是諸皇子最為手段狠辣的,陳世倌哪敢聲張。
這換去的孩子後來就是乾隆。
《修訂版》
原來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四皇子允禎的側妃鈕祜祿氏生了一個女兒,不久聽說大臣陳
世倌的夫人同日生產,命人將小兒抱進府裏觀看。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
兒。陳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駭之下,一句都不敢洩漏出去。當時康熙諸子爭儲奪嫡
,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各人籠絡大臣,陰蓄死黨。允禎知父皇此時尚猶豫不決,兄
弟中如允禟、允禩、允[礻我]等才幹都不在自己之下,諸人勢均力敵。皇帝選擇儲君時,
不但要比較諸皇子的才幹,也要想到諸皇子的兒子,要知立儲是萬年之計,皇子死了,皇
孫就是皇帝。如果皇子英明,皇孫昏庸,絕非長遠之策。允禎此時已有一子,但懦弱無用
,素來不為祖父所喜,他知道在這一點上吃了虧,滿盼再生一個兒子,哪知生出來的卻是
女兒。允禎不顧一切要做皇帝,湊巧陳世倌生了個兒子,就強行換了一個。允禎於諸皇子
中手段最為狠辣,陳世倌哪敢聲張?這換去的孩子取名弘曆,後來就是乾隆。
《新修版》
原來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皇四子胤禛的側妃鈕祜祿氏生了一個女兒,不久聽說大臣陳
世倌的夫人同日生產,命人將小兒抱進府裏觀看。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
兒。陳世倌知是皇四子掉了包,大駭之下,半句都不敢洩漏出去。當時康熙諸子爭儲奪嫡
,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各人籠絡大臣,陰蓄死黨。胤禛知父皇此時心意難決,皇太
子已立了二哥胤礽,但父皇久欲廢立,兄弟中如胤禔、胤祉、胤禩等才幹都不在自己之下
,諸人勢均力敵。皇帝選擇儲君時,不但要比較諸皇子的才幹,也要想到諸皇子的兒子,
要知立儲是久長之計,皇子死了,皇孫就是皇帝。胤禛此時初生之子弘暉早夭,賸下的兒
子弘時相貌猥瑣,不為祖父所喜,兼且未曾出過天花。當時天花流行,孩子患上,十有五
死,胤禛之子未出天花,差不多等於沒有兒子。滿盼再生一個兒子,豈知下一個兒子難產
,出生時便即夭折。胤禛側妃鈕祜祿氏不久懷孕,兩夫婦求神拜佛,但願生個兒子,哪知
生出來的卻是女兒。胤禛不顧一切要做皇帝,湊巧陳世倌生了個兒子,生得唇紅面白,眉
目清秀,就強行換了一個。胤禛於諸皇子中手段最為狠辣,陳世倌哪敢聲張?這換去的孩
子取名弘曆,康熙時封為寶親王,後來就是乾隆。
【心得】
一、雍正的本名:允禎→允禎→胤禛
康熙生下眾多皇子,當時醫學衛生條件不比現代,深宮中又多艱險,
這些皇子中有很大的比例早早夭亡,未及年長「序齒」,
也就不算在我們熟知的老4、老8這「排行」之內。
(例如皇八子胤禩是康熙的第16個皇子,只是上面有8個兄長早夭,所以齒序老8)
而這些皇子之取名,初隨「承」、「保」、「長」等字、後均隨「胤」字。
之後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A%B7%E7%86%99%E5%B8%9D)
老4胤禛當上了皇帝,其他兄弟就不得不改個字號,以免與皇帝撞名大大不敬!
例如老13胤祥,在四哥即位雍正皇帝時就改名為允祥。
那問題來了,其他兄弟避諱雍正的名才改成「允」,雍正自己怎會是「允」?
再者,不但「允」字有問題,「禎」也不對。
雍正的名字是「胤禛」,而與他一母所生的老14當初還真的叫「胤禎」。
(老14在雍正即位後,改名為「允[礻題]」,其讀音又會撞到老大「允禔」!?)
「禛」與「禎」音同字不同,金庸小說把雍正「胤禛」寫成「允禎」是個大大的謬誤。
以金庸歷史學者的身份,這可謂是鬧了個極大笑話,是絕對要修正的超級大BUG。
我個人推斷,他當初年老時還要再編新修版,這謬誤絕對算得上是主因之一。
建議參考文章:《兄弟改名為哪般?》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vaagva4.html
二、兄弟的本名:允禟、允禩、允[礻題]→允禟、允禩、允[礻我]→胤禔、胤祉、胤禩
九龍奪嫡之時,老4胤禛還沒登上王位,他的兄弟們自然都還是「胤」字輩。
此中原因上文已述,此略。
這裡我要討論的是金庸列舉三位胤禛的兄弟,說才幹不在他之下!
簡單介紹一下九龍奪嫡的背景。
1.皇太子老2胤礽,被稱為「太子黨」。
有看《康熙王朝》的觀眾應該對他不陌生。
胤礽子以母貴,從小被康熙培養立為太子。為示有別,康熙待之明顯厚愛於諸子。
康熙本意應該一來是顯示其接班地位令其餘諸子斷念而友愛,二來也是真的偏愛此子。
不料弄巧成拙,一使胤礽被諸多皇子孤立當暗箭箭靶,二使胤礽恃寵而嬌行事乖悖。
胤礽年紀漸長,與朝中權臣索額圖(鹿鼎記有登場)勾結,終至被廢太子之位。
康熙收拾掉索額圖之後,念舊情又復立胤礽為太子。
爾後胤礽又被爆料他與一眾掌兵武官私下會飲,有結盟謀逆之意,於是二度被廢。
2.皇長子老大胤禔,被稱為「大千歲黨」。
胤禔在朝堂上的靠山是納蘭明珠(鹿鼎記有登場),胤禔扯太子後腿,兩方勢成水火。
前述胤礽勾結索額圖欲對康熙不利,此事就是被老大胤禔告發的,終使太子首度被廢。
明珠、索額圖兩派真的是鬥到死,最後一起被康熙收拾掉了。
3.皇三子老3胤祉。
胤祉眼見兩個兄長鬥得天昏地暗,先是潔身自愛。
他找了許多文人,對準康熙的脾胃,受命編纂了許多重要著作,如《古今圖書集成》。
後來待老大捅掉老2的太子之位後,老3又捅了老大一刀,
告發老大暗使巫術謀害太子失心發瘋,一擊就打趴了「大千歲黨」。
4.皇八子老8胤禩,被稱為「八爺黨」。
如果說太子老2是「蟬」,老大是「螳螂」,那老3可以比喻做「黃雀」也不為過。
但老3的致命一擊沒有給自己帶往競爭領先的地位,
卻使得「樹下拿著彈弓的小孩」──八爺黨,兵行險著主動領先跳出發難。
胤禩可以說是諸位皇子才幹數一數二的傑出之士,他出身不好(母親的出身非常差),
自小不被康熙重視,也被眾位兄弟姐妹所輕。
但也因為如此,讓他養成禮賢下士、溫良恭讓的性格,使他素有「八賢王」的美名。
只是在此性格之後亦暗藏了他的凌雲壯志,這結結實實的觸碰到了康熙的逆麟。
朕不給的,你想要已是罪……但你居然還「逼朕交出」,那就是罪該萬死!!
老8胤禩認為單打獨鬥非必勝之算,他不但做到8+9,而且還+10+14。
真可謂是「收小弟打群架」的先驅。老9老10老14都比他小,都被他收為黨羽。
九龍奪嫡……光他八爺黨,就有4條龍!
「草包」老10胤[礻我]就不說了,
「毒蛇」老9胤禟、「將王」老14胤禎(前述雍正的同母之弟)都是眾皇子中的佼佼者。
若說老14胤禎的超能力是當大將軍王蕩掃西北,那老9的超能力就是又狠又有$。
能把這些人都收進來當小弟,還賣命死忠和他一起奮鬥,可見老8有多「賢能」!!
老8胤禩深藏不露,原先與「大千歲黨」一起為扳倒老2胤礽的太子之位共同努力,
結果扳是扳倒了老2,但康熙也不接受這老大胤禔當太子,
這胤禔很妙,既然自己沒望,此時居然上奏老8胤禩很適合當太子,推薦這位八賢王。
5.皇四子老4胤禛,被稱為「四爺黨」。
若說老大老8是一路人,那老2老4就是另一路人。
老4胤禛與老13胤祥交好,在老2胤礽再度被廢太子之位後,形成這「四爺黨」。
若八爺黨是「樹下拿著彈弓的小孩」,那四爺黨就是「最後可以壓著小孩的大人」。
建議參考文章:《再回大清,看九龍奪嫡。》
https://kknews.cc/history/23gl6y.html
簡單梳理一下過程。
a.索額圖、明珠兩大臣結黨互鬥,從朝堂鬥到王儲爭奪。
索額圖勾聯太子老2胤礽(其母為索額圖之姪女);
明珠則力挺老大胤禔(其母為明珠之妹)。
b.老大胤禔告發太子老2胤礽勾聯索額圖,有意不利於康熙,使太子首度被廢。
c.太子之位空懸,老大胤禔自己當不上,就推薦老8胤禩,康熙還是沒同意。
更扯的是,胤禔居然說老2胤礽很爛,算命的說老8胤禩才是大貴之人……
這種上奏真的是豬隊友無誤。
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張明德曾相八阿哥胤禩後必大貴,
今欲誅殺廢太子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d.老3胤祉告發老大胤禔,用巫術使太子老2胤礽失心發瘋。
此案牽連老8,但老大這邊罪證確鑿再起不能,老8這邊證據不足逃過一劫。
當時非常驚險,康熙要處分老8,老9老14力保,
老14胤禎以命相脅也要維護老8,康熙拔劍要砍被老5跪抱勸止。
廢皇太子後,大阿哥胤禔曾奏稱八阿哥胤禩好,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
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
八阿哥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
八阿哥黨羽早相要結謀害廢太子胤礽,
今其事皆已敗露,著將八阿哥鎖拏,交與議政處審理
e.康熙認為當初是老2胤礽被巫術害到,才會發瘋要不利於自己,
現在瘋病調養好了,可以復立他為太子。
回顧自己當初憤怒廢老2胤礽的太子之位時,所有皇子大臣沒人幫胤礽說話,
只有老4胤禛頂著觸怒自己和滿朝的逆風之勢,竭力維護胤礽,
可見只有老4胤禛是真正的忠誠,滿朝勢力都被收買了,都希望廢掉太子改立那人!
f.康熙有意復立老2胤礽為太子,但此時朝中諸位大臣居然聯名推薦應該立老8胤禩。
康熙超級不爽,硬是復立老2胤礽為太子。
倡言欲立胤禩為皇太子殊屬可恨,朕於此不勝忿恚
建議參考文章:《康熙最終徹底放棄皇八子胤禩的原因》
https://read01.com/zh-tw/L2O2NJ8.html#.YC6Ra2gzZ48
g.可能是因為這一廢一立之間,讓老2胤礽心底畏懼,
於是展開私下結盟掌兵諸將,有提前迫使康熙讓傳帝位之謀。
此事再被上奏爆料,於是太子二度被廢。
而康熙自此「太子謀父」這心寒之事後,就再也沒立過任何人為太子。
h.因為老2胤礽再起不能,且康熙不立太子,可謂是人人有機會……
老4胤禛、老13胤祥遂成形為「四爺黨」。
而「八爺黨」之首老8胤禩也因自覺無望,轉而傾向支持老14胤禎爭位。
i.康熙駕崩時,因他沒有立太子,故以其詔傳位於老4胤禛,即雍正皇帝。
j.其餘兄弟避諱「胤」遂改名「允」,如「胤礽」改名為「允礽」。
例外一:老4的同母弟弟老14「胤禎」改為「允[礻題]」,連另一個字都改。
例外二:老13「胤祥」改為「允祥」,但他是老4死黨,死後被雍正回復「胤祥」。
建議參考文章:《康熙一朝,九子奪嫡;儲位之爭,驚心動魄》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lvvv2re.html
落落長寫了一大篇,回到原討論:
允禟、允禩、允[礻題]→允禟、允禩、允[礻我]→胤禔、胤祉、胤禩
當年九龍奪嫡時,老4胤禛還沒當皇帝,何來「允」字之改名?
同前理,以金庸歷史學者的身份,這錯謬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容忍,故於新修改正之。
那我們來回頭看看連載版的其他問題。
允禟、允禩、允[礻題]……就是毒蛇老9、賢王老8、將王老14。
這三人都是八爺黨的(老9是助選員沒當候選人啊),而且順序有問題。
無論是年紀排序及身份排序,老8胤禩都該居首,故云連載版可謂取人偏頗順序錯謬。
備註:康熙死前幾年時,老8不得志而比較低調,但同黨的老14蠻受康熙寵信的。
所以有所謂康熙遺詔上「傳位十四子」被改為「傳位于四子」的江湖傳言。
再來看看修訂版的問題。
允禟、允禩、允[礻我]……就是毒蛇老9、賢王老8、草包老10。
這三人仍都是八爺黨的,而且這版本錯得比連載版還離譜。
兄弟中如允禟、允禩、允[礻我]等才幹都不在自己之下,諸人勢均力敵。
歷史學家寫草包老10不在四爺的才幹之下,草包老10這人在繼承上與四爺勢均力敵……
只怕雍正要氣到從墳中再爬出來!
修訂版這樣寫,不改真的不行……
這時看看新修版。
胤禔、胤祉、胤禩……就是老大、老3、老8。
除了身為太子的老2,這三位果然就是奪嫡戲碼中的另外三個參選人,
新修版這部分可謂改得有其理。
但以結果而論,「大千歲黨」胤禔,是在康熙47年時就徹底被滅了。
康熙50年時,老4胤禛會認為老大胤禔與自己和老8胤禩「勢均力敵」,實嫌牽強。
再者,康熙50年8月13日時,太子老2胤礽是復立狀況,隔年才二次被廢。
既然老2胤礽仍為太子,這時四爺黨還沒成形,老4胤禛此時應該還是忠於太子的。
金庸寫這時老4胤禛就努力搶兒子要爭位,可視為小說家之言。
三、弘時的軟肋:懦弱無用→懦弱無用→相貌猥瑣+沒得過天花
弘時是老4胤禛的親生大兒子(他哥哥們都沒活過10歲)。
弘時這個人問題很大,小時學業被耽誤了,被養成一個年少放縱行事不慎的浪蕩子。
更扯的是,弘時居然靠在老8胤禩那一邊,這人可是他老爸老4胤禛政壇上的死敵。
老8胤禩真的是強。
老4胤禛的同母親弟弟為了保護8哥,挺肉身就康熙的帝王劍。
老4胤禛的親生大兒子也投向這位8叔。
老4胤禛更加是強。
親弟親子都倒戈了還能逆轉勝!
弘時這種人茲意妄為,要說「懦弱無用」是很難想像的。
他都膽敢跟老爸對著幹了,後來雍正皇帝把這逆子乾脆過繼給允禩當兒子。
雍正很討厭老8允禩、老9允禟,讓他們改名為阿其那、塞思黑予以羞辱,
他把自己的親兒子弘時過繼給允禩……
在我認知中,大兒子如果是「懦弱無用」,很難讓父親厭憎到這等程度吧!
新修版將「懦弱無用」改為「相貌猥瑣」……
我不知道其相貌猥瑣考據在哪裡,但至少比懦弱無用合理就是了。
再來新修版增加的天花問題,也算是借用康熙帝位由來的一個前例。
當年順治染上天花而病重,
在染病第3天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以口詔傳立得過天花(具免疫力)的玄燁為太子,
隔天順治就崩了,年僅八歲的玄燁即位為康熙帝。
作者這裡論道「弘時沒得過天花」,有這兒子差不多等於沒有兒子……
這邏輯也挺妙的,
再換來陳世倌的初生兒子,也一樣沒得過天花呀,不也一樣差不多等於沒兒子?
四、滿清的稱謂:四貝勒→四皇子→皇四子
福晉→側妃鈕祜祿氏→側妃鈕祜祿氏
後金和清兵入關前,後宮妃嬪稱福晉或格格,地位最高者尊稱大福晉。
順治朝仍然沿用。康熙時後宮定制,妃、嬪等封號取代福晉和格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6%99%8B)
修訂時,把連載版中的「貝勒」、「福晉」稱謂改掉了。
其理由應該可以從這段問答得知金庸的想法。
遠流《金庸一百問》:http://jinyong.ylib.com.tw/lib/jynews33.htm
讀者:清朝皇帝的姊妹或女兒不是都叫做「格格」嗎?
可為甚麼《鹿鼎記》中的康熙妹妹是叫做建寧「公主」呢?(廖文禎)
金庸:也可以叫格格,但格格是滿洲話,如果在小說中突然出現滿洲話,很奇怪,
一部書或電影,若都叫王子公主。卻突然叫prince或princess,就很奇怪。
最後再提兩件事:
1.金庸筆下這位「側福晉鈕祜祿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後宮甄嬛傳》主人公。
2.金庸把修訂版的「四皇子」口語改為新修版的「皇四子」官方說法。
前面有提所謂康熙遺詔上「傳位十四子」被改為「傳位于四子」的江湖傳言……
其實是經不起檢驗的。
一則詔書中當時漢字是「繁體字」,傳位「於」四子的「於」根本不是「于」,
哪能用「十」這個字加兩劃來改?
二則就算用簡體字,以詔書中正式稱謂其實應是「傳位皇十四子」,
有個「皇」字在十四之前。
要增墨硬改會變成「傳位皇于四子」,「皇」字卡中間不是挺好笑的?
這樣搞能騙倒天下的話……是自己笨還是其他人都很笨?
三則詔書有漢滿兩體文字,若漢字多兩劃把「十」變成「于」,那滿文怎麼辦?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21-02-19 00:26:00
九龍奪嫡這感覺就很武俠
作者: xmasgangfox (聖誕輸贏狐)   2021-02-19 01:27:00
推 只讀過新修版 沒想到各版連皇子名也有差異 雖然金庸新修版劇情常被唾棄,但許多現實考據後的更改的確是較符合實際的
作者: MrHeat (熱火先生)   2021-02-19 01:49:00
可能本來只想修正一些謬誤 但越修越帶勁就.....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殺提督)   2021-02-19 02:10:00
神雕大崩壞(?
作者: P2 (P2)   2021-02-19 02:11:00
弘時過了適合得天花的年紀吧 新抱來的還沒過
作者: gn0028526 (聞西)   2021-02-19 02:25:00
弘時在甄嬛傳裡面也真的是猥瑣
作者: Kakehiko (用localizer晾衣服)   2021-02-19 08:04:00
好像也只有雍正是其他兄弟改名 之後的都是皇帝自己改名或根本沒有改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21-02-19 11:06:00
可以不要用暗綠色的字嗎 很難閱讀= =a
作者: icion (柯柯)   2021-02-20 19:18:00
喬振宇版的書劍 劉德凱是大魔王XDD
作者: cashko   2021-02-24 01:46:00
康熙兄弟也有改名,還有趙匡胤也是兄弟改名,乾隆繼位覺得沒有必要沿用這種枝微末節,吩咐如果真要避,改一堆兄弟名字還不如改一人名字(也就是皇上名字)才沒那麼麻煩,所以嘉慶開始改自己名字名字讀音沒有撞到的問題,因為以滿語發音為優先考量,永琪永璂,胤禛胤禎,允禔允 ,滿語發音都不一樣確認了下康熙兄弟好像沒有字輩一致所以沒有改名乾隆還說雍正後悔讓兄弟改名所以自己不改格格只是個小姐的稱謂一類,公主才是正式的身分,順治時就已經稱妃,只是制度應該是康熙時完善,鈕祜祿氏在乾隆府邸時並沒記載她正式升為側福晉過,只是個更低階的妾室
作者: Js1233 (尸ㄒㄒ你真是雜碎)   2021-03-01 10:49:00
新修版各作品其實都是有把前版的錯誤給修正,只是又加了不少自己再修改的內容,很多人不太能接受就是了
作者: cashko   2021-03-04 04:33:00
嗯不是乾隆府邸是指乾隆登基前官員可能漸漸對滿語學習有所不足,但皇子教育命名這些都還是會看跟學習滿語的其實關於十四,也有看過一說是本來就叫胤示題,後來康熙一度改為胤禎,又被雍正改回胤示題,因為康熙36年的玉碟記載是胤示題那個字打出來ptt好像沒辦法顯示只好分兩個字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