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家長:你知道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多幸

作者: sunfish995 (理學)   2017-04-06 15:37:46
原文網址
http://mybabyone.com/20170406_446661.html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一個縮小版的自己
時時反省自己,也教導孩子自我反省
現如今的家庭,大多是兩個大人、一個小孩的“核心家庭”,孩子被父母當“皇帝”“公主”供起來。
家里只有個小寶貝,父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他們的身上,想盡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需求。
小孩從小有求必應,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認為從父母那里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你們愛我,就必須滿足我,而且不需要回報。
在長期索取的習慣中,孩子不懂得關心別人和感激別人,更不懂如何通過勞動獲得物質。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忽視了最好的東西其實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孩子的人生里獲益更多。
舉個例子:
曾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系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注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系地址以及郵箱等信息。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系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麼,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系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彙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反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懂得感恩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感恩父母辛勤的養育。
然而是否懂得感恩,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如果父母一味溺愛孩子,孩子不懂回報,長大難以改正索取的習慣,可能會變成“啃老族”,或者到了社會,也會四處碰壁。
前幾年有個在機場弑母的留學生:
王晶在日本留學五年,從未打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25歲的青年本應自立,靠自己打工解決(或部分解決)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不念親恩,那滿腔怨恨化作9刀。
這個案件讓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無止境的索取,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還有一些大學生,上幾年大學,要花掉家里十多萬元,家長們省吃儉用,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然而,很多學生比著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還有的大學生花高價租賃公寓住,泡網吧、下館子、花父母的錢,一點也不心疼,仿佛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工作了,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著。
  
其實: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獨立的能力,使得孩子成為依偎在父母羽翼下,不懂的飛翔的鳥兒。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作為父母,一定要謹記:要給孩子適度的愛,讓孩子明白所擁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與其全家人圍著孩子轉,不如高質量地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啟發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給自己帶給的快樂。
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家有懂得感恩的孩子,做家長的是多麼幸福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