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訪》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服貿協議重傷經濟 應立即中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today-p1.htm
記者鄭琪芳/專訪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起極大爭議與強烈反彈,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強調,我國
服務業占GDP的七十%以上,從業人員超過總就業人口的五十八%,服貿協議簽署後引
發的資金、技術與人員移動,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及近五百萬勞工的生計,對台灣經
濟不但沒有正面影響,反而將有極大傷害。
鄭秀玲批評,負責簽署服貿協議的官員,未實質評估對我國經濟的衝擊,也缺乏捍衛全民
權益的動機及能力,有嚴重的「代理人問題」,這些官員的怠惰行為已違反民主程序,更
將使台灣經濟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她因此疾呼政府:「應立即中止協議,重新與中國談判
。」
黑箱談判 未捍衛全民權益
記者問:這次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是否有「黑箱作業」的疑慮?
鄭秀玲答:過去簽署WTO和ECFA時,談判代表不只親訪各公會,並與各部會協商制
定計畫。但這次負責簽署服貿協議的經濟部、經建會和陸委會等部會官員,基於公務員不
做不錯、一定可領到退休金的心態,只會依長官指示如期完成簽約,缺乏對經濟衝擊的實
質評估和捍衛全民權益的動機及能力。
我國服務業以非知識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目前國內服務業約有九十三.五萬家,非知識
密集型服務業就占八十六%;且大型服務業只有二九七一家,中小企業高達九十三.三萬
家,大型服務業僱用一四九.九萬人,中小企業則僱用三一四.八萬人,其中一四六.四
萬人為微型企業所僱用。相較美、日平均每家企業員工十五人及八.六人,我國只有四.
二人,顯示台灣服務業規模相當小。
這次我方開放的服務業項目幾乎完全不設限,不僅嚴重抹殺國內就業機會,且完全不考量
各產業的特性與內涵,幾乎都允許中國業者在台以獨資、合資、合夥及分公司等形式設據
點。但中國對我國的開放多需以合資形式,並加諸地點等各項限制。
弱勢產業倒閉 百業更蕭條
問:服貿協議一旦實施,將對台灣造成什麼衝擊?
鄭:因服貿協議而去中國投資的業者,多為金融、電信等大財團及會計師、建築師、醫師
等專業人士,他們在中國的獲利只會繼續投資當地,不會匯回來,政府根本課不到稅。而
且,中國有各式各樣潛規則,讓外國競爭對手無法在中國公平競爭,服貿協議就明定中國
人須擁有股權,未來勢將強迫我國企業進行技術轉移,將智慧財產權交給中國合夥人。
另一方面,受害的是留在本地的弱勢產業,如美容美髮業、汽車維修業等,中資進入後以
連鎖店經營,將重演超商消滅雜貨店的情況,弱勢產業將大量倒閉,造成大量失業,而失
業增加將使家庭減少開銷,讓更多產業倒閉、百業蕭條。
中國廠商製造黑心食品的事件頻傳,中國政府與廠商更有多種摧毀海外就業機會的作法,
這是他們產業戰略的重要一環。外國人要把東西賣到中國,需讓中國人成為合夥人,合作
生產過程中,除了公然仿冒、盜版等偷竊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外,也大規模破壞環境、逃避
監督,這些難保在台灣不會重演!
中國企業也多半罔顧工人權益,來台後可能鑽法律漏洞、逃避工安檢查等,且可能採取掠
奪性訂價及傾銷,把台灣競爭者先擠出關鍵市場,再以壟斷定價壓榨消費者。何況,中資
來台並非單純商業考量,還夾雜政治戰略,因此除了評估相關經濟衝擊外,更應謹慎嚴肅
評估開放攸關國家安全的服務業(如通訊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台灣對中國業者(很多是國營企業)開放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服務業,將讓其有機會
掌控金流市場;開放空運、海運、公路等交通運輸服務業,將讓其有機會掌控物流市場;
開放醫院等專業性服務業並允許跨境提供服務,將讓其有機會掌控專業人才市場,並有利
於派送中國;開放印刷、娛樂、文化等服務業,將讓其有機會輸入文化、掌控媒體言論等
。
總之,台灣海島型經濟本來就不大,全面對中國開放服務業,將讓中國政府在極短時間內
影響並掌控台灣經濟。
無專長限制 變相移民管道
問:服貿協議是否等同變相開放中國勞工來台?
鄭:這次協議全面開放中國員工來台,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來台,初次可停留三年,且
展延次數無限制,雖然表面上只有「負責人」、「高級經理人員」及「專家」等可來台,
但有許多漏洞可鑽,投資二十萬美元以上,可申請二人來台,每增加投資五十萬美元,可
申請增加一人,最多不得超過七人。
這些負責人可能是麵攤老闆,高級經理人員就是他的老婆,成年子女則是專家,因為「專
家」定義模糊,揉麵師傅可以是製麵專家,且中國假證照氾濫,人人都可以買到假證照。
因此,這次等於全面開放,各行各業無限制地允許中國人力及資金過來,面臨數百萬中國
人壓境,政府也無法負起有效管理責任!
跟各國的技術移民限制相較,台灣的限制明顯寬鬆,除了投資金額門檻較低外,隨行人員
也較多,且無專長限制,將成變相移民管道。台灣與中國使用同樣語言,中國利用服貿協
議大舉移民來台絕非難事,豈能心存僥倖?
高階人才開放 未對等互惠
問:如何分析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的策略考量?
鄭:此協議根本完全配合中國「十二五計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的發展策略,這項計畫除追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及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外,也將重點放
在兩岸議題,將ECFA納入其中,更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及「服務業競爭力的
改造」。
把這次台灣開放服務業的承諾與中國「十二五計畫」比較,可看出中國充滿事前規劃及目
的性,限縮大部分台灣投資於福建省,以配合海西經濟區發展計畫;並透過開放台灣廉價
高階技術人才,改造中國服務業競爭力的用心不可謂不深。
中國對專業技術人才採取全面開放的態度,將使台灣高階專業人才流失、薪資偏低的情形
日益嚴重,但這次我方談判人員卻沒有積極吸引中方高階人才的遠見。
舉例而言,中國開放台灣醫院可獨資到中國設立醫院,將引進台灣醫護人員,台灣必定大
量流失優秀的醫護人員,這些醫護人員多由長期教育資源培育而成;但政府簽訂協議,卻
沒有相對互惠機制,比起尸位素餐,這種行徑豈不更惡劣?
政府不應鼓吹台灣醫院到中國設立醫院,應吸引中國旅客來台醫療旅遊,不僅可增加台灣
本地醫院的收益及相關就業,也可留住醫護人員及保障台灣民眾的醫療權利。
輔導產業升級 政府沒準備
問:服貿協議已簽署完成,後續應如何處理?
鄭:這次中國是有策略地開放他們亟須的專業技術人員,台灣則不設防地幾乎全面開放所
有服務業。專業技術人才往往需要透過國家長期培養,這類人才被取代性低,且因有高附
加價值產出,跨國流動性高,社經地位上也較高。反觀美容美髮業等低知識密集產業,則
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這些人力相對弱勢,無法任意跨國流動,取代性也較高。
但這些留在台灣的低知識密集產業,須面對中國的競爭,雖然競爭能提升廠商競爭力,但
驟然開放讓廠商完全沒有應對的準備,還沒機會升級就被淘汰出局;屆時,台灣將面對如
何解決大量失業所衍生的問題。因此,服貿協議不只影響經濟層面,還有社會及政治層面
。
面對中國產業進駐,政府應採逐步開放的方式,一方面減少衝擊,一方面積極輔導廠商升
級轉型;但目前政府在這方面完全沒有準備,台灣本土產業就像待宰的羔羊,無奈承受公
務員怠惰的惡果。
另外,未來中國移民一旦加入健保系統,將排擠健保資源,因此,對於確有需要來台工作
的中國人士,建議應比照外國白領規定最低薪資,做為中國人士來台標準,並由雇主負擔
保費,且設定個別企業、產業及全國簽證人數上限。
整體而言,服貿協議對我國經濟不但沒有正面影響,反而有極大傷害,強烈建議政府應立
即中止此協議,重新與中國談判,根據我國產業優劣勢情況,讓較具優勢的產業可率先開
放市場,再慢慢分期開放其餘產業,才能減少市場開放對我國經濟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