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 黑白大廚 餐廳賽:棄子的價值

作者: jurrasic (每日都有吋進.....嘿..)   2024-10-05 01:43:32
另一個想討論的是,餐廳賽中,突然要求每一隊捨棄一人,再由三位
「棄子」臨時開第四家餐廳的這個橋段。
很多人抨擊這一段粗暴、不公平。不過我覺得大部分人似乎忽略了這個
賽制的成果 — 最終八強沒有弱者。或者換句話說,這個賽制成功淘汰
了該淘汰的人。包括撕漫男、外送員、天丼名廚、學餐名家、韓食冠軍
等,不是基礎較差就是存在感低。而晉級八強的,不是富眾望就是企圖
心較強的主廚。
為什麼「棄子」賽制能創造這種成果?
首先要理解的是,《黑白大廚》本質上是個人賽,不是團隊賽。最終冠
軍只有一人。因此團隊賽只是一個用來淘汰弱者的過程。團隊本身最終
並沒有意義。從此角度看,就會發現設計「餐廳戰」必有的矛盾。
既然是餐廳戰,就勢必要組隊。若是組隊,就勢必要提供「整組生存」與
「整組淘汰」的誘因,才能鼓勵團隊合作。否則若是以個人為單位生存,
主廚們只會各自為政,爭取個人表現,就失去餐廳戰的意義了。
當以「整組」為單位生存 / 淘汰時,就會出現第一個問題:強者會趨向抱
團,組成全明星隊。這影響平衡,破壞節目觀賞性。
因此製作單位勢必要打散強者,平均分布,也就是先指派頂尖的參賽者為
「隊長」。但這又衍生兩個問題。首先,弱的參賽者會可能會擠進強者的
隊伍,「搭順風車」溜進八強。其次,當最後一名「整組淘汰」時,裡面
的強者也會一起被淘汰,成為「遺珠之憾」。
結果就會是八強中少了幾個明顯的強者,溜進幾個弱者,精彩度不足。
此外,這個組隊的過程也不能讓人太難堪。萬一某些參賽者在鏡頭前淪落
至無人選擇,製作單位很難交代。尤其白湯匙們都是業界大老,都是
Netflix 去拜託邀請來的,更不能讓他們淪落至這種窘境。
因此,製作團隊設計賽制面臨多重難題:組隊必須讓強者平均分佈;同時
又可以淘汰弱者,不讓強者成為遺珠之憾。而且過程不能太傷和氣。
該怎麼做呢?這其實沒有完美的解法。
以另一個節目《體能百人之巔》來對照,它的設計是先分別列出隊長,再
由隊員選隊長。若一隊超額,則由隊長選出決選成員,而沒被選中的則
「流」至其他較不受青睞的隊伍。
這方法解決了「明星隊」難題,但沒有解決「搭順風車」與「遺珠」難題
,而且相當的傷和氣。
《黑白大廚》的解決方式就是「半路棄子」。在賽程過了四分之一時,突然
要求每一隊踢出隊中缺乏價值的隊員。這作法有幾個優點:
第一,先推選三位隊長,解決了「全明星隊」難題。
第二,每一隊各自踢出弱者,解決「搭順風車」難題。
第三,由隊員決定踢人,因此傷和氣也僅限於隊中,而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
第四,棄子發生在團隊決定菜單、採購完畢之後。此時「棄子」的缺乏價值
更顯著,比較讓人服氣。(有兩位棄子就自己認清事實。)
第五,棄子隊若被整組淘汰,就解決了「遺珠之憾」難題。
第五點是重點。此一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棄子隊」處於劣勢。
從餐廳競爭的角度來看,或許會覺得棄子隊餐廳特別委屈。但從個人淘汰
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委屈其實是他們之前在各自團隊中缺乏貢獻所獲得的
懲罰。「被踢出」其實就是第一輪淘汰關卡,而棄子隊其實已經是「外
卡」或「非種子隊」。
而這種委屈帶來了第六個優點:雖敗猶榮感。即便這一隊被淘汰了,這些
主廚們也可以對外解釋「我們是被賽制(Netflix)欺負了。非戰之罪。
我們雖敗猶榮」。這樣主廚們出去比較好交代。
當然,這種設計仍然顯得不公平、粗暴。(我個人覺得可以再間接一點,
改成讓隊員彼此評分貢獻值,取總分最低的為「棄子」。不過過程可能
會拖太久。)
(順帶一提,要淘汰團隊內缺乏貢獻者,就幾乎一定要由隊員互評。而不
會是由評審決定。)
但要一次刷掉一半的人,同時又要組隊,就不可能有任何賽制能同時完美
解決上述「全明星隊」、「搭順風車」、「遺珠之憾」與「傷和氣」等難
題的賽制。我覺得《黑白大廚》算做得不錯了。
作者: goodnight4Tw (玫瑰色的你)   2024-10-09 09:10:00
腦補,撕漫男跟外送員退出的理由明明是想做自己擅長的料理,更有發揮空間。真被當棄子的只有白湯匙那位。最終冠軍就只有一位,你認為實力不夠的最終也是會倒在決賽前,什麼選出最強八強根本假議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