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etzake: 例如"零戰五二型丙" 為什麼這樣稱呼 這名字的來歷等等 05/25 23:18
: → a25172366: 每個兵裝分開細說量有點大XD 05/25 23:34
: → a25172366: 像零戰各型號的命名中文wiki就標示的十分清楚,大家有 05/25 23:35
: → a25172366: 興趣可以去看看 05/25 23:35
陸海軍對於軍用機的命名法是截然不同的
陸軍在開發階段都是以キ+流水號的方式給制式編號(從昭和元年開始)
很多沒有採用的機體就變成キOO-試作XX機這樣,超難記的
像戰後讓米帝驚訝不已的キ83試作遠距離戰鬥機,因為還沒脫離試作階段,只有編號而已
(陸軍自行測試是飛出686.2km/h,戰後米帝拿去後飛出762km/h)
而獲得採用的機體就會以皇紀編年給予正式編號及名稱
像九七式戰鬥機.一式戰鬥機.百式重爆.百式司偵等等
機體改良型的命名法則是以名稱後加上一.二.三型(引擎改進),加上甲乙丙等(機體改進)
以一式戰"隼"來說
獲採用的試作機:一式戰一型
初量產型:一式戰一型甲
7.7mm/12.7mm*1:一式戰一型乙
12.7mm*2:一式戰一型丙
換裝Ha115引擎:一式戰二型(這顆引擎就是零戰用的"榮12型")
Ha115+12.7mm*2:一式戰二型甲
換冷卻器:一式戰二型乙
換裝Ha115-II:一式戰三型甲
20mm*2:一式戰三型乙(有玩WarThunder應該會恨死這架)
海軍的話就蠻國際化的(從昭和3年開始用這套)
制式編號都是用型式代碼+流水號+廠商代碼,跟美國海軍幾乎一模一樣
像零戰是A6M,指的是海軍第六款艦上戰鬥機,三菱出品
流星的話是B7A,海軍第7款艦上攻擊機,愛知出品
機體改良的話就會在後面加上流水號表示是第幾子型號,如還有次型的話就加上abc等
在採用之後,因故變更用途,就會在原本編號加上新用途代碼
例如夜戰月光,原本是十三試陸上戰鬥機(J1N)
海軍嫌性能太差,修改一下丟去當陸偵用(二式陸偵J1N1-R)
後來試驗性的裝上斜砲兼差當夜戰,效果大好後改去當專職夜戰(月光J1N1-S)
然後某位仁兄把斜砲裝了三支加強火力,外掛機上雷達,變成J1N1-Sa
只要看到海軍機是OO型的,前面數字是機體型式,後面是引擎型式,武裝變更以甲乙丙表示
子型眾多的零戰當然也要寫一下,這個例子太出名了(不過比起德國那一連串改型就還好)
原型機:十二試艦戰 A6M1
初量產:零戰一一型 A6M2a
加上折翼:零戰二一型 A6M2b
翼端切掉:零戰三二型 A6M3
換回機翼:零戰二二型 A6M3
換機砲:零戰二二型甲 A6M3a
強化機體:零戰五二型 A6M5
再換機砲:零戰五二型甲 A6M5a
再強化火力:零戰五二型乙 A6M5b
再強化裝甲:零戰五二型丙 A6M5c
再換引擎:零戰五三型丙 A6M6c(從五二丙換裝)
引擎再強化:零戰五四型丙 A6M8c
爆戰型:零戰六二型 A6M7
水戰型:二式水戰 A6M2-N
另外一個大變身的就是紫電(N1K1)
原本是水戰強風(N1K),川西自己把浮筒拆了改成陸上機向海軍推薦
海軍看了覺得不錯就採用,命名局地戰紫電(N1K1-J)
但紫電畢竟只是臨時改的,使用上問題一堆
所以川西就拿去大改了一下,變成局地戰紫電改(N1K2-J)
不過都寫到這,乾脆把代碼開出來好了
型式
A:艦戰 B:艦攻 C:艦偵
D:艦爆 E:水偵 F:水觀
G:陸攻 H:飛行艇 J:局地戰/陸上戰
K:練習 L:輸送機 M:特殊機
N:水戰 P:陸爆 Q:哨戒(反潛)
R:陸偵 S:夜戰
廠商代碼
A:愛知 G:日立 H:廣島空技廠
I:石川島 J:日本小型 K:川西
M:三菱 N:中島 P:日本
S:佐世保空技廠 Si:昭和 W:九州
Y:橫須賀空技廠
喔,對了,由於陸軍不吃鬼畜米英那套,所以沒有英文編碼這回事
最後補充一下~ :)
補充之二
有人應該會發現到艦偵那邊會有一架代號C5M的九八式陸偵
當時海軍缺少長程陸上偵查機,只好跟三菱偷偷訂了幾架陸軍的九七式司偵來用
裝上海軍機的一些配備,用上了C這個艦偵代號表示是海軍用的偵察機
之後二式陸偵服役後才有專屬的"R"代號,但也只有二式陸偵是唯一用"R"的量產機
其他用"R"的還有試作階段的景雲和計劃中的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