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https://www.ptt.cc/bbs/KanColle/M.1439112328.A.950.html
九八式水上偵察機(夜偵)
http://i.imgur.com/nAYSLpK.png
正式採用前名為「愛知十一試特種水上偵察機」
代號 E11A1
唯一手段是由川內改二而取得的裝備
與探照燈、照明彈並稱為「夜戰三寶」「夜戰三神器」
同時也是遊戲中第一個實裝的飛行挺
(機腹能夠直接著水的機體)
開發公司就是開發了零式水上偵察機、瑞雲、晴嵐等等的愛知航空機
在倫敦海軍條約之後,日軍的總噸位數被限制在英美的7成
而為了在現行規模下取得與英美海軍同等,甚至以上的戰果
除了更加積極地訓練船員之外
當時的日本把希望放在「夜戰」之上
所以當時的想法必須要開發一款能夠在
夜間觸接、夜間的炮擊著彈觀測、投射照明彈與援護等行動的特殊偵察機
為了取代當時已經相對落伍的一四式與九〇式水上偵察機
日本海軍向愛知與川西兩家公司下達了開發指示
而所謂的夜間特製,有著相對之下較不同的規格:
1. 比起速度、更強調長時間的續航力
2. 極度要求低速安定性
3. 強調隱蔽
在二戰時期,夜間的起降與飛行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所以身為夜間偵察機,碰到敵機的機率不高
本身的武裝十分薄弱,僅有艇首的 7.7mm 機銃一座
以下是與其他偵察機的數值:
┌─────┬─────┬─────┬─────┬─────┐
│ │ 零式水偵 │ 零式水觀 │ 彩雲艦偵 │九八式水偵│
├─────┼─────┼─────┼─────┼─────┤
│人數 │ 3 │ 2 │ 3 │ 3 │
│ │ │ │ │ │
│機長 │ 11.31m │ 9.5 m │ 11.0 m │ 10.71m │
│ │ │ │ │ │
│翼展 │ 14.5 m │ 11.0 m │ 12.5 m │ 14.49m │
│ │ │ │ │ │
│高度 │ 4.7 m │ 4.0 m │ 3.95m │ 4.52m │
│ │ │ │ │ │
│翼面積 │ 36.0 m2 │ 29.5 m2 │ 25.5 m2 │ 46.40m2 │
│ │ │ │ │ │
│空重 │ 2,642 kg │ 1,928 kg │ 2,968 kg │ 1,927 kg │
│ │ │ │ │ │
│最大起飛重│ 4,000 kg │ 2,856 kg │ 5,260 kg │ 3,297 kg │
│ │ │ │ │ │
│發動機功率│ 1080 hp │ 875 hp │ 1,990 hp │ 620 hp │
│ │ │ │ │ │
│最大速度 │ 375 km/h│ 370 km/h│ 610 km/h│ 217 km/h│
│ │ │ │ │ │
│實用升限 │ 8,700 m │ 9,440 m │10,740 m │ 4,425 m │
│ │ │ │ │ │
│航程 │ 2,089 km │ 1,070 km │ 5,310 km │ 2,063 km │
└─────┴─────┴─────┴─────┴─────┘
在差不多的長寬之下,可看出翼面積十分大、重量也輕
因為強調飛行穩定與操作性,所以速度不高,僅 217 km/h
(能以 130 km/h 巡航速度連續飛行 14 小時)
( 148 km/h 12 小時)
(同時在夜間的安定性與操縱性也是十分出色)
且因為是夜間特下,整台塗裝成黑色
昭和13年6月正式採用之後,在日中戰爭開戰後期取代了九六式水上偵察機
肩負偵察、索敵、哨戒等等任務。
基本上這也可能是最活躍的時候了
太平洋戰爭開戰之後,日本馬上發現了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夜戰並沒有如預期般的頻繁發生
作為夜戰特化的偵察機使用上比較受限
而為了強調低速、穩定性與操縱性
卻反而因為速度太慢而限制了活動範圍
而且在白天放出來根本是找死
(日間原本有九四式水偵、後來換成零式水偵)
黑色的機體極其明顯
貧乏的武裝與低速度讓任何敵機都能輕易鎖定他
原本預計由第一水戰~第四水戰的旗艦各配置一架的計畫也是成果普普
由於運用場所太過特殊,所以產量後來也沒有起來
除了川內型三姊妹之外、也只有阿武隈跟五十鈴有搭載過
阿賀野建造期間的計畫有打算搭載一架夜偵(阿賀野級可以裝兩架)
不過矢矧就變更成為2架零式水偵了
在遊戲中能夠發動珍貴的夜間觸接的神器之一
史實中卻只能淪落為輸送機跟聯絡機等雜用之途
總生產數包括試作機在內僅僅只有17架
另外遊戲中的夜偵
http://i.imgur.com/nAYSLpK.png
機尾編號是F-2
但是史實中川內的夜偵編號是F-1
http://i.imgur.com/9VtckoH.jpg
所以雖然是由川內改二所取的的裝備
但是一般推論這可能是「神通」所搭載的夜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