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wsxaz369 (1234567)》之銘言:
: 高雄的違停真的不是普通的少
: 接下來就是違規臨時停車的精華地段了
: 裕誠路在早上 晚上吃飯時間,整條馬路不誇張 臨停的車子隨便都10台以上
: 小弟我身為機車族 車子偶爾才開出來
: 平時通勤時常遇到這些車子...整條馬路都是臨停
: 騎機車在這種馬路上真的很危險,本來馬路寬約1.5台車的寬度
: 一台臨時停車佔據了機車道 只剩下1台車的寬度,這時臨停的司機下車開車門
: 沒注意到 你就GG了。
: 騎在馬路中央 騎太慢 被後面叭。
: 騎邊邊 你必須顧及右邊車子不會突然開門,不會有紅燈右轉的摩托車,
: 還要有一個過人的耐心與平衡感,直線7秒是不夠的。
: 謝謝觀賞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14/07/blog-post.html#more
這個部落格應該有的人看過,我也蠻喜歡看的,高雄的部份也提到不少
重點就是日本時期,日本打算把高雄發展成南進的大城市
所以南高雄道路較寬,條條筆直,四通發達,巷道都有連通
因此少見交通壅塞
北高雄都市計畫於1971年,國民政府崇尚美國
本來打算把北高雄規畫成美國郊區的風格,1971年舊高雄市人口也幾乎集中於南高雄
不過建商不知如何從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北高雄蓋大樓(炒地皮?)
造成北高雄高樓林立道路壅塞的局面
全文如下:
你看地圖?還是讀地圖?
什麼?看地圖和讀地圖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以高雄市的地圖為例吧。看地圖的人,只會
看到一堆街道而已。讀地圖的人,則能讀出市中心與北高雄的風格大不相同。
高雄市中心的街道條條筆直,就算巷道也是四通八達。這是1936年由日本人畫出來的,往
後只經歷一些細部微調。以網路特性來看,此種路網的集中化程度(centralization)很
低,不容易出現壅塞情形,因為替代路徑很多。
北高雄的都市計畫發佈於1971年,稱為「高雄市灣子內與凹子底等地區主要計畫」。這很
明顯模仿了美國郊區的風格,除了幾條幹道以外,大多數街道都不長:很多是囊底路、無
尾巷。這樣的好處是住宅安靜、方便守望相助,因為只有住同一個社區的人會走進同一條
囊底路。但若要前往較遠的地方,替代路徑就很少了。以網路特性來看,此種路網的集中
化程度很高,容易出現壅塞情形,只適合低密度住宅區。事實上,美國郊區的住宅密度很
低,幾乎都是獨棟房子。
諷刺的是,北高雄採用適合低密度住宅的規劃,卻出現全國密度最高的住宅大樓。根據
2010年戶口與住宅調查,鼓山區與左營區的住宅皆有超過四成達到13樓以上,其比例分居
全國一、二名。這樣的發展同永和有異曲同工之妙。結果當然是北高雄的幾條幹道已不堪
負荷,而且以後只會更塞,因為搶建中的高樓一棟接一棟。
下次拿到地圖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是在看地圖?還是讀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