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非常恭喜駁二勇奪評選的第一名。雖然說我們其實很難客觀評估一個所謂
「文創園區」的績效與排名是麼樣,但我認為駁二有它非常獨特的發展脈絡與優
勢,也可以為高雄未來在文創發展的方向上有一定的啟發。
駁二的來歷其實相當意外,而且一路走來近十五年的歷史,它的發展路線也不是
始終如一的。更像是種種機緣與集思廣益,疊加在一起以後的結果。
最早發現駁二這塊地方,是在2000年的時候。那時阿扁剛就任總統,將原本台北
限定的國慶煙火,第一次移師高雄來舉辦。當時在高雄港邊場勘的時候,有些眼
尖的南部藝文界人士,發現這塊倉庫寶地。在一股熱情推動之下,隔年就成立一
個NPO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著手籌備港邊倉庫的改造事宜。
其實我真的很佩服這些搞藝術的朋友。我從小到大七賢三路來來回回走了也不下
幾十趟,從來就沒有注意到這些倉庫。就算看到這些台糖倉庫,也只覺得又髒又
亂,又何嘗想過倉庫可以變身成什麼東西?
謝市府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很介入這件事情。市府還在百廢待舉中,沒什麼心思去
做這種看不到方向的事。而想要把空間標出去BOT嘛,高雄的藝文市場又沒什
麼錢景可言。
所以駁二計劃其實是在這種爹不疼、娘不愛的情況下啟動的:公部門不想管,B
OT又標不出去。於是駁二走了第三條路線-交給NPO去搞,市府僅簡單地把
廢棄空間整理一下、酌予補助、引進一些中央文建會的資源,剩下的具體營運你
自己去想辦法。當時營運的主力,是南部藝文界人士發起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
還有一直想要在文創設計這一塊打下江山的樹德科大。
但很吊詭的是,駁二的成功,似乎正是因為這個不上不下的命運。它既逃過了公
部門的陳腐樣板,也逃過了民部門的唯利是圖。以一種極匱乏又極強韌的方式存
活了下來,成為南台灣首屈一指的實驗創作空間。
駁二迎來的另一個大轉型期是2006年。這時駁二的基礎已經建立,規模擴張到了
極限,光靠NPO的力量已經不足以面對一些問題:是否要繼續整合附近的閒置
空間?是否要更改附近的都計來配合駁二的擴大發展?策展能力也已經到頂,需
要更大的人力物力來更上一層樓。
這時的市長是代理的葉菊蘭。雖然只是過渡市府,葉菊蘭與文化局長王志誠(筆
名路寒袖)在駁二這件事上並不馬虎,推動了文化局接手駁二的轉型。(我猜想
,市府在這件事上眼光精準,可能跟葉菊蘭廣告人出身的背景不無關係)
雖然駁二是靠NPO模式達到初步的成功,但是如果不完成市府接手的這個轉型
的話,駁二發展必定會受限。所幸是,2006年底陳菊當選市長,但是路寒袖留任
,所以駁二政策不但沒有人去政息,反而獲得了市府的加碼。最明顯的進步,就
是策展能力強了不只好幾倍,一連推出了好幾檔叫好又叫座的展演,包括好漢玩
字節、高雄設計節、貨櫃藝術節、「高雄人」大公仔等等。有了這些實績,逐漸
地,駁二的空間擴張也有了眉目。一連把大義倉庫群、蓬萊倉庫群都納入版圖當
中;然後招商上也有若干斬獲,招徠了索尼SCET、美國R&H 視覺特效公司(雖然
這兩樁合作案後來都虎頭蛇尾),而倉庫群的商業空間也順利標出給THE WALL、
帕莎蒂娜等民間業者。
駁二的發展史一路看過來,我們不難發現兩件重要的事:1.相對於政府主導,或
是交由BOT資本主義運作,「藝術家自治」很可能才是文創走向成功的關鍵因
素。2.當藝術家突破了第一步,政府部門接手可以給予文創園區成長的資源。但
政府部門是否有進取心很重要。
我認為駁二相較於台北BOT出去的華山、松菸,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駁二保
持了「公共性」。對於高雄市民而言,駁二像是沒事都可以去晃一下「搧海風」
的地方;可是對於台北市民而言,松菸可能是個沒有錢就找不到樂趣的地方。駁
二的空間規劃是通透的,沒有任何人能壟斷整個空間,人行道、自行車、大馬路
從中間穿過,造成人的動線是自由的。但是松菸迫於商場整體營運的壓力,就不
可能做到這種開放性。而「公共性」、「開放性」正是駁二不同於台灣其它文創
園區的獨特之處。
駁二當然也不是沒有潛在的危機。我認為,駁二的成功成為房地產炒作的題材,
但是週邊房地產價格、租金的上漲,會反過頭來扼殺駁二的生命力。再者,駁二
本身很好地提供了成本適中的商業與展演空間,但是在工作室空間上面仍有不足
之處。我們常說「前店後廠」,駁二是一個很好的「前店」,但如果高雄真的想
要招徠人才,「後廠」空間的充實一樣重要。
不過最近有一樁市府新聞讓我很感興趣,就是鳳山黃埔新村(陸空旁邊的眷村)
要免費開放三年,供藝文工作者、創業人士作為「工作室+住宅」的空間。如果
黃埔新村案能成功的話,或許「前店後廠」模式,能夠得到另一波的啟發。我們
就姑且拭目以待吧!
※ 引述《chun0303 (chun)》之銘言:
: 記者郭文君/高雄報導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經營再獲肯定,勇奪La Vie雜誌主辦「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
: 」文創園區類第一名大獎,傲視群倫!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表示,這是繼連續兩年拿下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藝文特區類第一
: 名後,7日再傳出的佳績。而「2014百大文創」是La Vie雜誌為鼓勵台灣的軟實力與文化
: 價值,特別辦理的選拔活動。駁二藝術特區是在今年7-9月分開放性的民眾票選,以及專
: 業評審評選中,以具特色定位、在地連結性的園區定位受青睞,評審包括台創設計中心執
: 行長陳文龍、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蔡翁美慧、白鷺鷥文教基金
: 會董事長暨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等等。
: La Vie「2014百大文創」頒獎典禮在台北西門町意舍飯店舉行,邀請今年金曲獎最佳演唱
: 組合「光引擎」做開場演出,獲頒獎項除了駁二藝術特區的最佳文創園區獎之外,還有最
: 佳文創人物、最佳文創企業、最佳文創品牌、最佳文創產品等獎項等,主辦單位希望國內
: 文創相關佼佼者的發展,能夠有如搭上光引擎般順利飛翔。
: 文化局表示,從十餘年前「北華山,南駁二」的閒置空間再利用時期,到近來北中南東文
: 創園區蓬勃開展的年代,駁二藝術特區堅持走自己的路,這條路漫長艱辛但也充滿歡喜榮
: 耀。尤其文化局接手自營以來,短短幾年內從3棟倉庫擴大到25棟倉庫,園區廣達6.9公頃
: ,整個大駁二場域完整連結大義、大勇、蓬萊倉庫群與鐵道園區,不但有核心優質當代及
: 設計創意展覽,還有蓬萊園區一畝田可享受鄉間風情,以及大義區嚴選各類特色文創商店
: 及質感複合餐飲加入營運行列,三大倉庫群揉合出濃厚文創藝術手作風格,加上藝術家進
: 駐、文創人才回流、全區藝術與文創精彩混搭,打造出全台最夯而且唯一的的水岸文創景
: 點。
: 在市府文化局的用心打造下,駁二特區的參觀人數也呈現近乎倍數的成長,從前年的250
: 萬人次,去年的330萬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參觀人次已超過400萬人次。觀眾群也從早
: 期以青年學生為主,擴增為親子同行比例也不斷升高。
: http://www.nownews.com/n/2014/10/07/1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