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ackey52013 (小瑋)》之銘言:
: 小弟上班地點在市區
: 最近結婚了想在上班附近買房子
: 卻發現房價都好高
: 買的話薪水會被吃光繳貸款
: 這樣怎麼生活和養孩子
: 令人疑問的是
: 房價反應市場需求
: 敢開價就代表有人敢買
: 這世代收入這麼低
: 到底這些房子都賣給哪些神人啊……
講一下殘酷的現實.
現在正市區(非美術館農16新彎曲這三個地方)的預售屋一坪平均價大概在25.
(預售屋比新成屋貴一點,房子看梯數,開工那天做基準,越晚開工越貴)
買家是誰??
中大坪數,大約50~88坪的物件,大多都是有錢老人/富二代....
(破百的物件先不討論,那個投資置產比率比較高)
這種中大坪數通常以換屋族為主,所以有錢老人,年齡大概50~80歲.
老律師,老醫生,老老闆之類的....
其他就都是富二代..
中小坪數,大概30~50坪.大多4x歲高薪工作者/富二代.
中鋼中油,醫生,老師.律師.
小坪數,大概30坪以下.大多單身貴族,剛結婚小家庭,富二代.
離婚老師,離婚會計師,單身銀行行員,剛結婚的日月光工程師....
但..不用懷疑,富二代充滿著整個市場....
無論家裡是餐飲業賣了50年的,大家族,台北房子賣掉跑來高雄的.農地賣掉跑來市區的.
而富二代不一定有工作也不一定是甚麼工作...可是上一代就是直接幫他把房子弄出來..
白手起家,幾乎在"新屋"的不動產市場看到都是4x歲甚至5x歲了...
而3x歲白手起家買新屋的則是大多跑去鳳山,小港..甚至橋頭...
so...和以前比起來,富二代在不動產市場中佔的比率越來越高.
1x年前我跟著我家看不動產的感覺都沒現在這麼深刻.
老人很會存錢,並且都卡在薪水步錯的位置,或是開店賺了很多,或是其他理由.
然後以前老人很會省,所以錢也都不亂花.
以至於他們的下一代就可以這樣躺著接收上一代的辛苦累積...
所以在不動產市場中,你白手起家30歲....
你才累積不到10年..你怎樣跟人家老爸媽累積了30年以上的財富比擬?
(並且你還是起跑的10年,人家後面高薪的20年累積比你強大太多)
外加有錢人通常都比較疼小孩,注重小孩的生活和發展,所以資源給小孩不遺餘力.
這更造成了非常可怕的起跑點不平等...
可是這就是社會....無論你接不接受願不願意面對,他確確實實就是發生.
因此,現在不動產市場根本看的不是甚麼工作10年累積買不買得起.
因為太多人都是兩代三代累積...或是你直接面對人家工作30年累積後的第一代競爭.
因此你覺得這麼貴怎麼買得起??
那是因為你才工作10年..
人家50歲工作20年...就買得起拉...
阿人家三代累積工作50年,自然可以買更大更好的.
so....不動產為啥跟薪資無關也是這樣...
更不用說高雄平均薪資6萬多,比新北還高....這些錢無論是拿到老人還是誰手上.
到最後透過他的小孩,一樣反映到不動產上面去...
so...我是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再大聲說我是靠媽一族.
但是據了解,我認識的無論是台積電工程師,還是聯發科工程師.
我那些同學朋友買房子,90%也都是靠爸靠媽....年薪百萬一樣要靠一下.
有的不靠爸不靠媽,他只是沒有講,因為他是靠岳父岳母....
而無論輿論怎樣看我們這些靠爸靠媽的人.
但在殘酷的現實社會,這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靠爸靠媽的人太多,並且上一代上上一代的累積已經非常龐大.
這種情況下,你願不願意都無解.
你一樣要面對它們手上動不動就幾百萬上千萬現金的競爭.
所以你買不起的東西他買得起,所以東西越賣越貴.
你吃不起的餐廳他吃得起,所以物價也貴.
你瞧不起他也無法阻止你跟他站在同一塊土地上面競爭的事實.
反而你應該快點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因為未來你還有更多更多的競爭,包含你老了退休了之後的生活和日子.
所以回到房子也是一樣的問題.
你買不起是你的問題,人家靠爸靠媽買得起,所以房子賣得掉,所以價位不會因你而下降.
而你也無法否認他們上一代或上上一代存錢不花不享受地努力的累積.
人家有努力,那它自然就應得有報酬,而他願意把報酬給他下一代享受...
你怎樣也無法說他是不應該的...
靠爸靠媽已經成了常態.
將來大家面對的都是累積厚的競爭..
我家累積50年多少錢,你家累積100年有多少資產.
白手起家打拼,喝保力達愛拚才會贏的故事,早就快成為雲煙.
甚至在很多行業也是這樣...你看政治圈多少議員全都是政二代.
白手起家的政治人物比率越來越低,全都是家族企業....
累積了20年的政治基礎.累積了50年的政商關係等等,成了政治圈的競爭本錢...
你白手起家根本打不進去...
只是太多人忙著罵人家媽寶,罵人家會投胎.
卻逃避去面對這個非常可怕並且無解的競爭.
這代就已經這種差距,再想想更下一代差距會被拉開多大...
而忙著笑人家媽寶會投胎,到頭來實質上面,關上電腦自己的痛苦依然存在.
所以呢...
回歸到不動產的問題.
今天不動產無論一般人覺得便宜或貴.
但真實在買賣的時候,買家可以掏出的鈔票總是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因為你不能用那個人去評估它可以拿出的錢.
你必須拿他和他爸爸和她爺爺可以拿出的錢去做判定...
這已經成為常態,尤其在新屋的市場中更是非常嚴重.
但當然房價太貴也不會有人當凱子亂買...
買得起不代表要亂買.
所以一樣回會規不動產的本質.
租金投報和利率的關係.
當我買一間房子,我2%的貸款利息高於我租屋的時候租金..
那我當然租屋阿,租屋比較省.
但當我2%的利息,低於租屋的租金.
那我還租屋幹嘛?幫房東養租金?
而只要我租屋是虧損的,自然就需要買房子.
而當有需求買房子,價格已經不是甚麼薪資所得比還是甚麼數字比可以做基準的.
因為...人家有爸爸有媽媽有爺爺有奶奶有岳父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