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海上風雲(二):打狗門戶浮沉記事
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7828
從鼓山區哈瑪星的渡輪站搭船前往旗津,是許多人旅遊高雄的基本行程。經過約五分鐘的
船程,橫渡高雄港,旅客來到旗津區最熱鬧的商圈旗后。廟前路上的海產店一家接一家比
鄰開著,往往是外地人對旗津的第一印象。旗津是吃海鮮的天堂,這裡的海產大多由當地
漁民捕撈而來,鮮度絕對沒問題,而且能在海產店一級戰區生存多年的店家,通常品質不
會太差,所以總能吸引饕客不惜跨越港口前來大快朵頤。除此之外,搭配砂糖醬油的番茄
拼盤也是旗津別具特色的小吃。
海產、沙灘、夕陽、腳踏車……彷彿成為旗津觀光業的主角,但如果來旗津只是戲水、看
風景、吃海鮮,就太可惜了,旗津是高雄港最早開發的地區,它真正的寶藏是它的歷史。
對歷史人文稍感興趣的遊客,一定不會錯過旗津的三大歷史景點:廟前路上的天后宮,以
及旗后山上的炮台、燈塔。這三座古蹟串連起旗津的發展歷程,分別代表不同面向的旗津
。三座古蹟中,特別是廟前路的天后宮,見證旗后由中心而邊緣,由興盛而衰敗的命運起
伏。現在的天后宮,硬體修建於日本大正年間(1921年),但這座廟的歷史,卻可以追溯
到清代康熙年間,與旗津最早的一批漢人移民有關。
目前有文字記載,旗津最早的漢人移民就是福建的徐阿華。他來到旗津捕魚,後來遂
在旗后山下建築草茅,將家人帶來此地定居。後來陸陸續續有福建漁民來到旗津定居,遂
逐漸成為聚落。他們也將原鄉的信仰帶過來,靠海謀生的漁民,必須面對變化莫測的海象
,海上生活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不僅漁貨量不見得穩定,有時候就連能不能順利返航都是
問題,所以特別需要宗教力量來支持。徐阿華就在聯合其他移民興建了最早的天后宮。
徐阿華等人在旗后媽祖宮所立之開墾契約文:「立開墾旂後庄人徐阿華,於康熙十二
年,自置一小漁船,住眷捕魚為業,船因颱風,外入旂港,該旂一帶砂汕,並無居民,華
覩此山近海,捕魚深為簡便,先搭蓋一小草寮,暫避風雨,後則邀同漁人供應……共計十
餘家……既有建庄住家,未免建立廟宇保護,四處捐緣,集腋成裘,隨置媽祖宮一座。」
三百多年的天后宮,代表庶民的旗津,古典時代的旗津。旗后山上的砲臺與燈塔,分
別是軍事的旗津和經濟的旗津,也是旗津被帶入「現代化」的象徵。1860年英法聯軍進北
京,要求開港通商,清廷簽署了天津條約,開放的港口有安平、滬尾,以及附屬港口打狗
、雞籠。旗津正式被納入世界貿易的一環,臺灣南部盛產米糖,貿易商紛紛進駐旗后,旗
后成為高雄最繁華的地區。
現在所見的旗后砲台,建於1875年,中法戰爭法國進軍臺灣,清廷才意識到臺灣的軍
事戰略價值,派遣沈葆楨來臺灣鞏固海防。其實,明末海盜林道乾埋金打狗山的傳說,在
當地流傳數百年,雖然故事情節充滿幻想色彩,但說明旗津早在四百多年前,已經是許多
海盜競逐勢力的戰場。臺灣島的位置恰好在東南亞與東北亞之間的航道上,是進行海上貿
易的絕佳據點,而南方的打狗地區,打狗川(今愛河)等河流在河口沖積出長條型沙洲(
今旗津),形成面積寬廣的天然汐湖(高雄港前身),這些條件都讓打狗成為臺灣進行海
上貿易的絕佳地點。
或許可用「可惜」來形容,明清的權力核心並沒有海洋思維,直到清末列強入侵,才
開始被動回應世界的變局。當外國對於臺灣虎視眈眈的時候,清廷也只意識到臺灣的軍事
價值,而忽略臺灣的經濟價值。開港通商之後,出入港口的船隻不再只是漁民三三兩兩的
漁船,還有體積日漸龐大的貨船。因此日本時代在旗后山上建設燈塔,象徵打狗正式走向
現代。化的港灣建設,由於天津條約開放打狗港,控制港口出入的旗津成為打狗的首善之
地,不只有海鮮餐廳,那時候的旗后還聚集許多洋行、酒館、旅舍、教堂,外國人來此轉
運米糖等作物到海外。這可能是旗津歷史最輝煌的一頁。
但旗后終究因為島嶼地形狹長,可以開闢使用的腹地過於狹小,因此新來的洋務、港
務機構逐漸到對岸,在今天鼓山區西子灣一代開設辦事處,因此如今在西子灣的山上可以
看到英國領事官邸,在山下可以看到英國領事館。二十世紀初期,高雄最熱鬧的商圈逐漸
移動哈瑪星一代,日本人於是在哈瑪星及鹽埕區進行現代化的土地重劃,將沼澤地填平為
可建地,畫設棋盤式的道路。現在來看這地區的道路,當可發現他的整齊。
商圈轉移之後,旗后漸漸回歸到他純樸的樣貌,一個以捕魚、養殖蚵仔為主的漁村聚
落。戰後因應遠洋漁業逐漸興盛,旗津的造船業日漸發達,成為旗津最主要的工業,二十
世紀的旗津,即是臺灣從農業轉向工業社會的縮影。而在大型現代化貨櫃碼頭完工之後,
旗津彷彿是一個被遺忘的邊緣地區,各項生活條件都相當落後。一直到九○年代末期,旗
津的觀光潛力才被發掘,政府開始挹注資源發展這裡的觀光產業,讓它重新回到一百多年
前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