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riff (む寶)
2017-01-11 12:50:26為什麼會蓋這麼久?
如果是一片田、一片荒地,那麼當然比較快
可是這是人口密度、車輛密度高的市中心工程,要做的事情很多
試想,是從一片空地蓋大樓比較簡單
還是要從一片已經有許多人住在那邊的舊公寓叢集來做都、更蓋大樓比較簡單?
我們可以細數從開始蓋臨時站,
到未來新站蓋好這之間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1. 蓋臨時站(2002年蓋好,資料來自wiki)
2. 拆後站
3. 將舊的前站古蹟移至現址
4. 建造中山、博愛高架橋
5. 封閉中山博愛地下道
6. 開始潛盾捷運紅線
7. 捷運紅線開通(2008年3月),此時高雄火車站為兩鐵共構
8. 台鐵高雄計畫、鳳山計畫、左營計畫開始(2009年6月動工)
9. 台鐵原有軌道往北挪移配合明挖工程(這是大工程)
10. 以明挖方式開挖北從新左營車站至鳳山大智陸橋,共15.37KM(更大工程)
11. 建造地下隧道、鋪軌、沿線3站復設、4站新設,共七站。(現在大約在這裡)
未來還要做的事情有:
12. 舖設好地下軌道、電氣化設備、新站體完成、新站附近的車流通道蓋好
13. 現有地上軌道拆除復原
14. 藉由打通復興路、自由路,當做車站南北車流暫時疏通之隘口(推測)
15. 拆除中山博愛高架橋,同時可能拆除鐵路沿線幾座陸橋,如大順路橋。
16. 地上軌道拆除後的綠化
17. 開始興建高雄新車站,配合臨時站拆除、舊站古蹟移回新站體中央。
台北是首都,國家以全力投資其地下化專案
他們也要從從1983年開工,一路到了2002年,
方能從板橋一路地下化到松山 (資料查詢wiki)
高雄的地下化工程不比台北簡單,
而且還要面臨預算的殘酷角力 (這邊沒有要抱怨的意思)
看一看高雄鐵路地下化加上捷運的興建實在是百年工程
絕對不是把軌道往地下埋那麼簡單而已,
路上的交通現況都是要再再顧慮的點。
以上簡單整理有錯請指正^^
※ 引述《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新聞] 鐵路地下化 高雄車站要大變身了!
: 時間: Mon Jan 9 21:49:07 2017
: 鐵路地下化 高雄車站要大變身了!
: 聯合
: 高雄車站是許多人的難忘的記憶。鐵路地下化後,高雄車站要改頭換面了,高雄市政府和鐵改局達成協議。舊站的帝冠式建築與車站開放式下沉式廣場相融合,作為車站南、北向人行主要動線,銜接延伸至高捷美麗島站,歷史車站將成為南北軸線的視覺焦點,高雄舊站日後除作為車站站體主入口意象外,肩負提供民眾文化、景觀及交通上承先啟後的主體意象。
: 高雄車車站站體未來規畫十字型組合,有「未來生態軸」、「歷史記憶軸」,呈現新的「高雄之心」,地政局配合周邊發展,擬定第71期重劃區,預定18日動工。
: 高雄車站位在高雄南北向最重要的中山博愛軸線上,鐵路過去在高雄將城市的發展切成兩部分,在地下化的計畫啟動後,高雄車站的改造將成為未來高雄城市轉型的關鍵。
: http://udn.com/news/story/3/2218352
: 荷蘭美學vs中華民國美學
: 台北車站
: http://i.imgur.com/H9ryRl1.jpg
: 高雄新站
: http://i.imgur.com/cZU11Nm.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