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從事火力發電行業人員,對於環保局近年來對於空污排放的要求以及近期閱讀的文章,小魯想來分享一些事情。
2017年底的時候有一份環保局與民間企業合作的關於空污減量議題的文章,內有一些學者與環保局人員的統計數據與分析,但原諒小魯已經忘記這份文件的名稱…
簡言之,這份文件的統計數據是對於『台灣』的空污來說,PM2.5的來源35%左右是境外汙染,11%是來自於境內的柴油車、9~10%是汽機車、8~9%是工業,說到這裡…是不是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大家有點無法接受?
而工業裡面,又屬營建業與揚塵佔大宗(40多%,這裡有點忘了),飽受民眾攻擊的火力發電佔比5~10%,是不是相對來說很低?
政府為什麼不敢要求佔比最大的營建業與柴油車/汽機車改善?我不知道…只能往很不好的方向思考
其實政府現在對於火力發電的排放要求相當嚴格,排放標準已經堪比燃燒天然氣,對於火力發電行業的限制,要求更換燃料是一種方法沒有錯,但只要企業能夠達到政府的排放要求,何必去限制燃料呢?因為目的是在於『空污排放減量』呀,不是嗎?政府與環保團體一昧要求更換天然氣燃燒發電,國家需花費接近1800億,只能減少約2%左右的PM2.5減排,C/P值滿低的…1800億都是從我們的納稅金額來的呀XD另外電費還會上升約40%……以後收到電費單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會哭哭
火力發電的空污貢獻不可忽略,對於環保設備的投資也越來越多,我可以跟大家拍胸脯保證,在3~5年內,以後大家看煙囪都是無煙排放(其實只是滿足民眾的視覺,讓大家心裡面覺得煙囪沒煙了,排放變少了,實際上幫助不大…),但僅限於大廠企業,其他中小企業政府根本沒什麼在管…抓大廠出來殺雞儆猴做做樣子罷了
老話一句,空污排放人人有責,全賴給工業其實太偏頗了~
以上小魯報告…
※ 引述《feldene (無.)》之
銘言:
: 從煙道監測看境內應該就會比較準吧?
: https://www.ksaqmc.com.tw/pubCems/CEMSIndex.aspx
: 雖然"公私場所應設置連續自動監測設施及與主管機關連線之固定污染源"
: 並沒有強制監測所有項目,包括CO2。
: 我的疑問是已經施行數年,為何還有數家工廠並無連線
: 世家興業、環球水泥、中美和、中石化小港P801(這口或許是沒在使用,名字看不出來)
: 另外是僅測透光率的
: 燁聯鋼鐵、龍慶鋼鐵、唐榮公司、協勝發
: 由市府發的新聞稿說民眾可以自行上網查詢,但每家工廠的煙道只用編號表示,
: 根本無法得知是做何製程。
: 另外 2018/01/02~04 中石化大社廠的NOx異常超標
: 從這邊、新聞都看不出超標是否會被環保局關切或者罰款。那訂spec要做啥用?
: 最後是查看同一家工廠的歷史數據,則完全看不出政府有在要求減量上下過功夫
: 吵境外境內沒意義,境外受風向天候影響,不是常態
: 但境內是市府可以掌控減量的,我在意的是不做境內減量,只求風向將污染吹走,
: 同時又抱怨境外污染,難到你可以排放污染,別人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