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回文與推文有提到台北市的汽機車退出人行道騎樓政策
身為被開過單的前苦主,來說明一下體驗心得
早年台北街頭其實和現在高雄差不多,汽機車也是人行道騎樓亂停
最早在黃大洲當市長就有初步的計畫,陳水扁當市長開始推動
再歷經馬郝兩個市長,縱貫二十年才有目前的成就
雖然嚴格講,出了蛋黃區,到文山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蛋白區還是無法完全改善
北市府其實有分階段推動此一政策,最初是先從所轄各機關與學校開始
簡單講就是騎樓下,圍牆邊,人行道清空,警察可能一整週就駐點一個地方抓違停
因為都是直轄北市府,沒有權限問題
對員工和洽公民眾,反正大不了就停到旁邊
這一階段其實還是無感,影響不大
謝長廷當高雄市長有從陳水扁北市府延攬一些交通官員下來
其實這階段在高雄市落實得也還算可以
真正開始引起反彈是從馬英九當市長的第二階段開始
這時候開始把範圍擴大至中央機關學校與商業辦公大樓
不要看現在台大圍牆邊好像整理得很乾淨
當年可是圍牆邊與人行道上一整排機車繞學校一圈
敦化南路很多商辦都有做建物退縮,現在看起來氣派大方
其實當年這些推縮空地與人行道也都是汽機車停好停滿
北市府的執行方法也是很賤
人行道有管轄權限,全面清空比較容易執行
圍牆邊與騎樓下這種私人用地雖然管不著
但汽機車要停過去一定要經過人行道,於是北市府就專抓汽機車行駛人行道
警察同樣又是一整週就專門駐點一個地方抓人
此外就是配套交通工程,人行道墊高,取消斜坡
入口處大量施設障礙物阻止汽車進入等等
雖然當時還允許汽車停在私宅的騎樓
但只要車尾有突出至人行道,一律算違停人行道開單
所以曾經有議員要求執法標準改為後輪壓在人行道上才算違停
當然這樣反彈就很大
因為很多人覺得我只是為了停車,根本不是故意行駛人行道
但警察才不理你,汽機車在人行道有發動移動,單子就出去了
附帶一提,當時因為得罪大學生,馬英九在政治群組也被罵得亂七八糟
再者就是北市府也刻意減少停車位
人行道清空,但不會在柏油路上重劃停車位
所以汽機車大量停往旁邊巷道,也讓巷道居民不開心,這問題其實到現在一直存在
但幸運的是馬英九市府有挺過這段間
當然馬英九市府能這樣硬幹,多少也是因為北市當時的選民結構極為有利國民黨
允許底下交通官員能做這種可以得罪人的改革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陳菊市府在第三任任期的交通政策很悲劇的緣故
大家都知道交通政策改革會得罪人,會流失選票
但大家也都知道民進黨就算少掉一些票,應該還是可以繼續執政
前兩任的選舉還沒那麼篤定,那就馬馬虎虎算了
第三任任期明明就府會合一,喊水會結凍
最適合搞一些短期容易得罪人,但長期來看有利的改革,結果卻是白白浪費四年
寫到這裡,中場休息一下
可以發現北市府初期執法對於私人住宅還是很顧忌
所以對於高雄這種私人住宅比種更高的地方,我是覺得會比台北難度更高就是
對於私人住宅,不管是大樓店面、公寓一樓還是透天厝
除了持續嚴打行駛人行道,北市府主要還利用騎樓整平政策來配合汽機車退出騎樓
騎樓整平不只是字面上的措施而已
內容其實還包含施工路段排水等等基盤設施的重新施作
簡單講,就是歡迎里長來要政績,居民來要環境改善
你不配合沒關係,反正我就讓你這個里擺爛
這種做法很妙,就像一朵鮮花的故事一樣
因為有比較有效果,一個里做起來,旁邊幾個里就會跟著要
坦白講,以前聽老師說過郝龍斌市府對於這項政策如此有效也感到意外
參考台北市的政策經驗,高雄可以學到什麼?
清空市轄機關學校的人行道騎樓這個目前做得還算可以
清空中央機關學校與商辦的人行道騎樓,這個目前很差
高市警有辦法像台北市一樣整週駐點一地專抓違停和行駛人行道嗎?
有辦法去落實騎樓停車不超出建築線占用人行道嗎?
版上警察說勤務太多,人力不足,好像很難
把汽機車趕到週邊巷道,似乎也需要有人願意承擔民怨
人行道墊高,取消斜坡,入口處大量施設路障等交通工程
這個也做得很差,障礙物空隙大,汽車都還能過,無話可說
先不說申請改設斜坡很寬鬆,光是一堆居民自力裝設斜坡
占用柏油路面,甚至阻塞路面排水設施,沒去取締改善就很傻眼了
更別說最基本的摳摳在哪裡,很悲觀
說實話啦,我是覺得治理高雄比治理台北更難啦
更別說五都以外那種公車沒有,垃圾車時間不準的,根本是大魔王等級
我知道台灣曾經是落後國家,政府只要顧好吃飽肚子就好
除了基本中的基本設施以外,政府也沒有足夠的人力預算去執行
所以很多事物其實是放任給民眾自治
好處是民眾會摸索出自己的規則,缺點也是外部性轉嫁回民眾身上
但是台灣現在已經不是發展中國家,政府的態度應該要走向下一階段
不能停在過去低品質,強調剛好夠用的治理模式
好的東西可以繼續維持,但明顯出現的外部缺點是否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調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