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平城鄉差距 高雄基礎建設投入比例原縣原市6:4
記者郭俊暉/高雄報導2018/06/28 18:20 https://goo.gl/gx9Xrx
https://i.imgur.com/dobjY1N.jpg
▲高雄縣市合併後,市府推出五條就醫公車路線,服務那瑪夏、茂林、桃源、甲仙、六龜、
杉林等區域。(圖/記者郭俊暉攝 )
高雄市政府28日下午發出新聞稿表示,日前有媒體報導高雄縣市合併八年,城鄉差異感受更
大,以及高133線迄今未見修復等言論,高市府提出以下澄清。
高雄縣市合併是全國唯一由原直轄市與原縣合併,合併當時已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加上原
縣面積為原市的18倍,縮短城鄉差距的難度甚高。而縣市合併後,市府致力推動高高平,
100至107年投入原縣、市的基礎建設經費,如防洪治水、滯洪池、道路及公園開闢等,原縣
、市建設經費分別為747億元及510億元,原縣及原市的比例為6:4,由此可見原縣所得的的
資源比原市更多,顯示市府在推動城鄉基礎建設齊平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