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全吃
※ 引述《samallan (閃雲)》之銘言:
: → info1994 : 台灣一堆玉大量流通大概在金融海嘯後吧 01/07 17:40
大概90年到97年香港回歸後一小段時間
當時台灣市場玉石來源基本上被香港壟斷
因此市場量不大但成品單價偏高
原石與加工費不高但有在成長
香港回歸加上大陸開放
部分業內人士開始繞過香港中盤直接到大盤那裏拿貨
因此量開始增加,但單價沒有明顯下滑
這期間不管是原石、成品或是加工費都是持續成長
金融海嘯之後市場開始兩極化
高品質的成品價格飛漲,中品質的成品與原石跌慘
簡單加工開始自相殘殺
高品質加工與雕刻費用勉強持平
但跟高品質成品價格相比根本九牛一毛
也因此開始有賭石的生意出現
: → info1994 : 我爸當初也跟一個準備跑路的買了一些 真正厲害的是 01/07 17:41
: → info1994 : 香港老師傅 01/07 17:41
其實我覺得是因為要跑路了拿以前的收藏換現金居多XD
不然08金融海嘯來襲時玉市場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
: 推 akadamaroia : 補個高雄點XD沒去十全玉市練一下眼力就花近兩百萬.. 01/07 18:07
: → akadamaroia : ..至少去買一隻紫外線筆啊 01/07 18:07
行家頂多拿小型高亮手電筒
主要是看綠色的色塊跟玉石透光度
因為真正決定價格的終究是美觀度這個可見光範圍內就可以決定的事
然後現在去我覺得有點太遲了,好貨難尋
現在的景氣大家也寧願鎖在家裡
熟客問才會拿出來
: 推 loveloser : 好多人臉腫腫的 01/07 18:16
: 推 hedgehogs : 推專業 01/07 20:50
: 推 NicoNeco : 推推 我覺得有高雄點 全文套在高雄玉市買賣 01/08 10:02
: → NicoNeco : 我也很好奇十全路自立路那塊玉市 幾十年來屹立不搖 01/08 10:03
最早期高雄的玉器市場是跟銀樓結合的
以崛江商圈瀨南街附近為主
一樓是銀樓店面,樓上則做加工工廠
也因此早期的成品除了手鐲外多半會做成掛件或鑲成胸針就是這樣
可以加賣項鍊、耳環等配套金飾
而十全玉市大概可以算進台灣前三知名玉器市場
另外是台中公園旁的光復玉市、台北的建國假日花市
台北那個我沒去過不評論
台中跟高雄都是批發為主
但論場地舒適度高雄十全玉市真的屌打
他的桌子跟珠寶燈都是設置好的,繳租金領椅子後就可以到指定地點設攤
有冷氣有風扇還有玻璃牆
二十幾年前可以為攤商做到這樣根本佛心
加上後面有小型菜市場,不只攤商吃喝方便
來逛的婆婆媽媽也能順便採買食材,增加他們來的意願也增加手滑的機會
也是這樣才真的穩住十全玉市的競爭力
加上以前沒有週休二日的年代
禮拜三下午通常比較早下班下課
所以攤商多選擇在禮拜三及周日這兩個人潮較多的時段聚集擺攤
骨董、茶具等同性質的藝品也自動聚集到到周遭外圍
持續到現在就變成禮拜三以同業間批發為主
假日以遊客小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