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大幅度的加持.
不過問題應該不是這個.
問題應該還是.
政府撒了1億下去,可以回收多少.
從相關的收益回收稅收,或是吸引投資開發而回收租金(租金會因此上漲)
公共設施例如捷運,展覽館等的營收上升.
這個就需要主計處做一個嚴謹的預算計算.
才知道辦活動對市府而言是正收益還是負收益.
如果算起來是正收益.
那自然瘋狂的辦活動就對了.
反正辦下去會賺錢.
其他只是賺到錢的內部財務調配問題而已.
(例如觀光局花了錢,捷運局多收入了,統籌分配款也拉高了.
那這樣市府就要調整這些支出和收入,不然觀光局那邊繪花到沒錢,就辦不下去)
這還是短效性的.
長效性的如果可以做成高雄特有的觀光.
例如以前跨年都有五月天演唱會.
大港/元宵煙火.
大港開唱.
那這樣還可以把餅做更大.
也就是平時你投入1億回收1.1億好了,就緊繃.
你投入1.5億,你回收可能還是1.1億...因為邊際效應.
但如果你做出口碑,餅做大.
你甚至可能可以投入2億回收2.2億.
也許投報率看起來都一樣.
但是他有效投資的規模就可以擴大.
有效投資是很重要的...
並不是你有錢就可以無止境的用等比投報率賺錢.
就像以前開工廠的.為啥現在賺了錢都不會去擴張工廠,而是跑去炒房炒股.
那就是因為,他的產業僵化,他無法擴大有效投資..
他就算多投入2億,他賺的錢還是那麼多,多不了多少.
所以只能被逼著去轉向作其他投資.
政府也是這樣一回事.
有效投資是有限的,擴大有效投資的規模,對政府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過這畢竟需要主計處的估算和統計.
才知道結果是怎樣.
因此無法給心得或是想法.
因此單純論,辦活動,高雄觀光有沒有上升.
當然有,你光開車出門會被塞到就知道又有活動了.
不然你去看丹丹...一堆人又在那邊排隊,那這幾天大概就是又有活動了..顆顆.
但是辦活動投資多少收益多少.
規模可以辦到多大,邊際效應狀況怎樣.
這個就沒有特別關心,不知道..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