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重工的FB新聞下面,那些精美的留言
看了真的於心不忍
我先說,我是大眾運輸的支持者
不管什麼形式大眾運輸,本該大於所謂的私人載具
結果這個很明顯是黃圾的錯
然後一堆人罵輕軌,罵政府
我看了是WTF啦
我這邊說說我對大眾運輸的看法
這條環狀輕軌,本身是有它的歷史環境跟脈絡
他不是政府說蓋、馬上就蓋
他是慢慢弄出來的
最早的輕軌,也只有臨海段,然後回高火
之後三民的民代爭取
才慢慢改成現在這條路線
很多人,說要地下高架
我先來說說輕軌、高架、地下的問題吧
現在大順這段,最早是捷運段
也就是當初四線,藍線的其中一段
這邊地下高架的問題,撇除經費
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護樹跟環史團體
我說一下
地下經費大概是900E
高架約700E
平面大概200E
只是粗估只供參考
然後說真的高架、地下、平面,各有優劣
沒有誰是絕對的好,絕對的不好
平面的優勢就是經費少,然後蓋得快
然後對老年化的國家,是很有優勢的,因為不用爬上爬下
缺點就是他會占用路廊,然後就像你現在看到的一樣一堆神風特攻隊去挑戰他
再來就是平面輕軌,其實很適合無法高架或地下的地質
所以旗津段基本上要蓋就只能是平面
高架的話,其實他也是會占用路廊
而且他必須要找地,蓋出口站
然後還會碰到當地住戶的抗議
他一樣占用路廊,所以其實他的優勢沒有地下好
但是因為它是高架,相對於某些四輪大爺來說,高架比平面好
畢竟不高架,這些四輪大爺就不會開車了嘛
對吧
然後住戶會靠杯,你占用我的路,然後還有噪音,然後隱私也有問題
日照權啦,還有安全問題,這些都會讓住戶靠杯到死
所以高架的問題真的不會比較少
地下,大概是大家最能接受的
畢竟你想想,四輪可以不必減少車道,也可以避免暴露自己駕照是雞腿換來的
也不會有住戶跟你靠杯
最多就是要找地方蓋出口站
但是護樹,環史一樣會跟你靠杯就是
不過經費會大增
再來就是蓋的時候,要考慮到挖深的問題
以高雄來說,除了地質問題外
還要考慮管線問題
所以其實地下也是有問題
只是他要考慮的人的方面比較少,而是經費跟技術問題較多
大眾運輸,都有優劣,只能找比較適合的
基本上,環狀這段蓋輕軌,我是覺得很適合了
畢竟徵收方面也較少
再來很多人都說,已經把鐵路地下化了,幹嘛還蓋輕軌
說這個的,我一律都把它當來亂的
第一:輕軌跟地下化段重疊的地方,真的不多
第二:輕軌是地方政府的權責,火車是中央管的 (地方中央的權責比例不同)
第三:火車是城際運輸,輕軌不是喔。輕軌的站距也短得多,能服務的區段也較廣
第四:雙方的速度跟車種大小,差很多。就像你不會大小客車當拖板車吧
所以有時候,看到這種言論,真的很想給他巴下去就是了
大概是這樣
基本上我是認為台灣私人載具的持有門檻真的太低
然後駕駛人的水準真的會讓人覺得,駕照是拿雞腿換來的
好了,要酸就酸吧
反正阿肥我也只是說真話而已
然後阿肥是愛高雄的,阿肥也不是四趴,不是紅統,也沒投過國民黨
阿肥32年的人生,在高雄的時間,大概是29年吧(扣掉不得已離開高雄跟鳳山的時間)
所以要抹我什麼四趴酸高雄就免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