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mpve5rhh
蘋果新聞網 防疫網接不住他們!疫情中「被家庭群聚」的經濟弱勢家庭
王醒之/基隆市議員、拔耐.茹妮老王/基隆都會原住民權益諮詢服務網召集人
兩年多來,新冠病毒詭譎多變,各項防疫指引、措施追著疫情跑,從109年元月疫情爆發
、110年五月Delta病毒肆虐,再到此刻111年4月Omicron橫行,各種名詞、口號不斷從中
央高層推陳出新,民眾此刻也普遍能在變動中接受政府因地制宜、彈性應變的說法;但防
疫工作進入了第3年,部分行政體系間跨單位的橫向聯繫仍然左支右絀,導致防疫網顧此
失彼,彷彿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試誤學習、有補不完的破洞。1922打不通、防疫小黃等不到
、快篩試劑買不到,這「三不」幾乎要成為民眾防疫疲乏的核心印象,於是「滾動式修正
」到最後就變成行政疏漏的萬用遮羞布。
然而,這當中的重中之重是「防疫網接不住底層弱勢家庭」。疫情爆發以來,基隆市的確
診率一直是全國最高,以日前「某工地群聚案」的傳播鏈為例,筆者就親自處理了幾個個
案。此傳播鏈從3月30日爆發以來,過程中多是因為「家庭群聚」而染疫、傳播;但若深
究其因,會發現經濟弱勢家庭在疫情中的處境岌岌可危。
【3起實際案例】
以A家庭為例,是藍領勞動的八口之家(四大四小),除了主要負擔家計者外,其餘皆為
未成年子女,全家僅兩位就讀國、高中的在學學生打過疫苗,其餘都未曾施打。探問原因
,除因為罹患慢性病擔心疫苗加劇病情外,更擔心注射疫苗後數日無法工作,致使家庭生
計受影響。而家中成員經篩檢陽性後,疑似基隆市總體量能不足,竟在家中苦等三天才送
至醫院,等待期間仍與家人共同生活,形成「被家庭群聚」典型態樣之一。
再以B家庭為例,全家共同居住人口亦有八人(兩大六小),最小僅九個月大之嬰兒,為
低收入戶。出於與A家庭類似的理由,全家無一人施打疫苗。但全家僅兩個房間、一套衛
浴, 難以一人一室,又無力支付防疫旅館費用,最終全家成員都確診,是為「被家庭群
聚」典型態樣之二。
這戶八口之家,扣除12歲以下兒童、家管,其餘負擔家計者都是以日計薪的體力勞動者,
在工地擔任板模工、鋼筋工、餐廳服務等日薪或時薪工作。
而同樣為八口之家(兩大六小)的C家庭,雙親分別確診住院後,更是出現未成年子女遭
匡列後獨自在家、社會支持系統不足之窘境,而後家內未成年人也陸續全數確診。此為「
被家庭群聚」典型態樣之三。
【建議補強方向】
綜上所述,三個家庭在確診之前都因為家內人口眾多,憂慮於相關費用的之支出,包括採
檢時的防疫計程車費用(依里程跳錶計)、急診掛號費(每人次550元)、被匡列後倘若
家內無法一人一室的防疫旅館費用(每天約2000元計)……等等,若再加上匡列或隔離治
療期間的工資損失(工地日工資平均2000~3000元不等),對於現金週轉能力受限的經濟
弱勢家庭而言無疑是疫情中的打擊,而最後只能在全家相互感染「被迫確診」的情況下才
可由公費部分埋單,這是何等的扭曲!
對於經濟弱勢家庭來說,疫苗、匡列、篩檢、確診、有無症狀、收治……等等每一個公衛
醫療環結其實都跟家庭生計緊緊扣連!「與病毒共存」已經是中央既定的走向,後疫情的
階段,除了重症清零之外,如何避免因為經濟處境再發生「被家庭群聚」?政府應儘速補
足各項防疫量能,擬定弱勢家庭確診及隔離經濟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