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港漫的哀與愁:淺談動漫樂園與港漫的出路

作者: justlink (('(oo)'))   2014-07-12 03:27:57
這篇文章一直沒有時間寫完,要整理的東西很多,要論述的點也很多。
還請見諒,這次終於盡力一口氣寫完,但總覺得有很多草率之處,還請大家多包涵,
也希望能更進一步討論。
港漫的哀與愁我想應該已討論夠了,接下來就試著討論看看如何突破困境吧!?
先總結一下論述:
港漫的市場,只會越來越萎縮。
主原因:沒有新的閱讀人口,老的逐漸流失。
其中提到的: 1. 人口結構的改變
2. 閱讀習慣的變遷
3. 通路市場的困境
4. 品質惡劣的窘況
以下的回應,我會針對主要根據以上的問題來提出相關看法。
首先先針對老黃樂園的這步棋,我的看法:
我認為:老黃的樂園是「正確的」,只是我覺得還「太早」,「時機不對」,
所以我並不會樂觀看待,而是持平以待。
為什麼說太早? 我的思考點是:樂園能為現在的港漫帶來多少的活水?
如果沒有引進活水(引進新的讀者)來進入港漫,那麼對於港漫現況是沒有
太多幫助的;這會是我接下來的探討方向。
1.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也必須探討中國市場對於港漫的限制:
早期港漫在大陸市場是可說是完全禁止的,導致目前檯面上是沒有流通的
空間存在,沒有流通的空間也相對沒有曝光。
即使現在港漫要在市面上流通,也是需要順利取得出版證再通過層層審核。
所以只能透過私下購買。
舉個例子來說:今天大陸的讀者想購買港漫,
只能到香港購買。 這一部分應該可以說是港漫目前並太多中國市場。
(以上資訊如果有錯還請指正)
2. 漫畫樂園是否海納百家,廣納賢才?就我看到的消息面來說:
主要是以玉皇朝的既有創作加上香港的影星劇作。
(如果我的消息有錯請指正)
如果單以這個層面來說,
a. 首先這感覺對現況的港漫銷售,似乎沒有太大幫助,
有幫助也主要會是玉皇朝的。
b. 玉皇朝的作品口袋深度與品質問題:
i) 目前檯面上的玉皇朝漫畫,有足夠能力挑起大樑讓讀者買帳嗎?
ii) 過往的漫畫狀況又如何,這些漫畫能夠繼續創造收益嗎?
同樣的問題也是套用在現今的港漫以及過去的港漫身上。
(這一部分更細一點可參考 A大 與 B大 的討論。)
再來是,樂園主打的系列:
神兵電玩擂臺、勇闖龍虎門、春秋戰雄大會師 (新聞消息,有誤請指證)
做為樂園的主題來說,這些作品刻畫起來似乎力道不足?
單就這 a. b. 二點來看,要成為一個樂園推升動力,似乎不足。
另外,由於 1. 的因素,所以對於 港漫/玉皇朝作品 銷售方面,
要打開大市場,感覺應該也還好,待看老黃以後是否其它的行銷推廣手段。
3. 優勢部分:
1. 中國「第一個」動漫/電影主題樂園,杭州政府也配合推廣。
我想基於人口紅利 + 早期優勢 ,應該可以成為一個地標。
參考案例:也許會像「境港」,或是「鐵人28」那樣子。
2. 如果之後,中國官方也有心要推廣自己的漫畫市場,這地方應該
也有機會互蒙其利。
以上是我對老黃樂園持平的原因。
港漫的出路:
前言、
港漫的末路,我相信板眾都看到了,這已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但就是在這樣的困難環境下,還是有相當多的作者再努力不懈的奮鬥,
雖然知道可能池涸魚盡,但對於還在池中的魚,總是得想辦法找到出路、
找到希望。而既然在作者都在努力求生存的狀況下,身為讀者的我,也該
抱持點希望吧。「教練,我還想看到精彩的港漫阿!」
一、 就我先前所提到的:必須開展新的閱讀人口。
考量到閱讀習慣的改變,加上港漫在通路上一直都有困擾。
(其實不只是港漫,就連日漫實體書也一直在下滑阿!!)
我是認為香港以外的通路,可以優先考慮透過數位化的方式來進行。
也許是 App 或是類似 iTunes/Amazon 之類的數位通路,可讓讀者可以容易
接觸、購買等方式。
例如:G 大所提及的 陸港台外的東南亞國家,也許透過數位化,加上多語系的修正,
也能擁有一些市場?畢竟數位化的東西之後,你的額外成本主要落在養出一個夠格的
翻譯,是否能夠貼切當地市場的文字運用,且無印刷、發行的困擾。
(雖然普及率可能不夠高)
再者,這也方便了你去打大市場:如日本、美國以及全球的華人市場。
甚至或許可以透過類似這樣的方式,用「繞」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如果初期市場不好,也可以考慮較低費的月費來進行長尾經濟效應。
對於不是像老黃、老馬已是固定品牌的作者,更是可以考慮這一方面的嘗試,
至少也可把一些舊作,試著去處理看看。
這邊順便提及一下數位化與盜版:
整個數位化的精神乃在於:如何讓使用者的購買與接觸的容易度提升到最高。
如何方便有意願花錢購買的人,把市場做大。而不須擔心過多的盜版問題,
因為「會購買的就會購買」,所以唯一需要思考的點在:
如何讓人更願意去花錢購買,以及這樣的銷售策略是否能夠獲利。
另外,或許舊作,也能透過類似盜版的免費閱讀,
但是嵌入廣告的方式來做長尾。
二、給老黃/企業主的思考:
1. 我覺得港漫的曝光度,其實已經較以前少太多、太多了。
反而更須審慎評估進入新的市場的行銷手段。
相較於建樂園,這種「可能」相對比較平穩的做法,
我倒是覺得,應該重新檢視作品的「儁永性」,並考慮類似透過
日本的「動畫」,或是美漫改變的電影來做結合,
試試看能否發行影集或是電影出來,透過這種傳播方式,來達到行銷其它市場。
曝光成功了,然後佐以容易接觸到的數位化港漫,
只有等到後期成功植入了好的印象,再來打造樂園/週邊才是永續之道。
樂園/週邊 是延續作品生命、持續獲利的地方,是對於作品的錦上添花,
且依附在作品本身的。
所以如果作品本身並沒有專屬於自己的生命力,是不足以撐起樂園的。
簡單來說:如果你往後十年、二十年來看:港漫依舊是一灘死水,而代表這
樂園的依舊是十年前的作品,你如何吸引人?
撐起迪士尼樂園的,不會只是一個遊樂園,背後有更多的東西在裡面。
所以回過頭來,還是作品本身的問題。
P.S. 關於這點,我是贊同肥良往美國打海虎電影這個計畫,
但是他的作為,讓我覺得這個人不可靠。
2. 一起把市場做大
「單單打打」的港漫作者。
自港漫以來,一直看到的是獨門獨派,山頭各自林立,
就算在底下待久了,也會跳出來自創門戶。這在以前輝煌的時代,
這樣行的通,隨便都可以撈到錢,但現在這是一個唇亡齒寒的時刻,
我真的覺得現在的港漫作家,真的該合作了。
(目前有看到龍少+和仔有互相幫打書)
前面所提及一大堆 數位化、打市場的方法,說到頭來還是得要「錢」。
不管在於資金、人才方面,我想港漫的作者真該聯合起來試著去打國外,
試著搞其它掙錢方式。以數位化平台來說,大家一起透過統一的管道來處理,
一定會比較省錢、省事,彼此的優秀作品集合起來,也能填補彼此的口味、風格。
總之一起把市場做大,才都有賺錢的機會。
3. 穩定的作品品質。
這點應該不用多談。板友的分析相信比我更精闢入理。
三、港漫的刻板印象
1. 「英雄式的套路」,「打戲、打戲、打戲」
對,港漫就是存在著這些窠臼,但你看看日漫、看看美漫,通常最紅的
不也是「英雄式套路」,「打戲、打戲、打戲」?
港漫的刻板印象,其實也一直是港漫的強項,回看 19 世紀,
香港的打片怎樣紅透半邊天?李小龍為何會打開美國市場?
這些都說明了,打戲會一直存在市場,同時也說明了,這也是全球共通的市場。
在這邊我主要強調的是:刻板印象並非全然是缺點,反而是契機。
只要是合理且穩定故事,不是像歹戲拖棚般的故事情節,
我相信都能夠打開其他市場的。
港漫中,我覺得最大的窠臼,就是歹戲拖棚,硬要搞成長春連續劇一樣。
這點不改變是完全沒辦法符合外面的市場的。
2. 格局、風格
中國式、香港式的風格,是有(華人)市場,也可能會有歐美市場。
但要打其他市場,就必須要考慮到把格局、風格抽像出來。
地方、國家、人文色彩可以考慮淡化,轉成空想世界觀,或許會是一個契機。
不可否認的,中國市場很吸引人。 外國對於中國的 Kung Fu、 Dou 、 Zeng
也很有興趣,但是如果真的塞進太多這些相同的背景文化太多,對於非同文
同種的市場是會膩的。
這裡其實也牽扯到了,之前所提到的作者合作的問題,如果作者合作起來,
才會有機會同時存在不同的題材、不同風格的可能性。
不然光是為了掙錢、存活,就沒有力氣嘗試不同題材的作品了。
(舉和仔、龍少來說,不也是常常為現實所逼迫?)
以大軍閥這部,記得和仔還說可能是死亡之書?
07/18 10:48 補漏
港漫近年來新生代的創作,也一直都有這種能力存在。
如有能力製作偏向美式英雄漫畫風格的肥良(中生代)與福龍 (如海虎、龍神),
也有偏向日系風格的和仔 如(火龍),而同為香港作者陳某,
不啻也是另一個算是成功的例子。
P.S. 這裡不得不提到肥良,他創造空想世界的能力很強。
(這也算有點跟肥良的生長背景有關)
結論: 港漫的借鏡是港片,港片的成敗興衰,我相信也是大家而孰能詳的。
但港片還是以另種方式活了下來。相信港漫也能夠以他的方式,
找到活下來的路。
如果可行的話,我希望比較有眼光的老黃,認認真真的先投資在劇本上,
放棄自己玉「皇朝」的成見,結合現在的認真一線作家,如和仔、福龍,用新的方式
重新曝光港漫,找尋新的市場,也許會有一線生機。
(和仔福龍缺錢啊,但是你黃玉郎還有錢,也還有一點心,
把建樂園的錢挪一些些到投資人才上,當個創投,你還是有機會的阿!
不要再用老路吃港漫了。 P.S. 不然你至少也認真養幾個編劇吧!
一起做大港漫吧!大家都會有飯吃,我們也能繼續有好的作品看!)
最後希望肥良的美國計畫能成功,雖然我很討厭他的行事為人,
但這是曝光港漫最好的方式之一。
作者: lolix (toy)   2014-07-12 03:32:00
動畫,影集,電影成本太高,而且有建立生產線的問題這應該也是肥良想去美國的原因,也就是用別人已經建好的生產線.....但是話說回來美國連"原作"的生產都是生產線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肥良以一個作品產量和品質下滑的外地創作者能有怎樣的成果也是不太樂觀...就算好萊塢近年有拿外國商業作品進行翻拍,但是那些作品也都是以在原產地有商業成就的作品為主....例如咒怨或是無間道.....氣味濃烈的原罪犯也是韓國票房不錯但是這些改編作品最後票房如何還有外國導演對作品理解程度造成落差也是問題,而且家大業大的好萊塢也會強制主導製作
作者: jojomickey2 (放開那個女孩)   2014-07-12 13:31:00
老黃真的是港漫唯一會找新出路的,但本業有點放爛,大陸市場是唯一的救贖了,肥良的電影…也是炒舊作,不怎麼看好會對港漫現行的狀況有扭轉的局面,雖然我也是海虎迷…
作者: dorae0903 (可可李)   2014-07-12 15:15:00
有點好奇樂園可以玩什麼耶,石黑龍陪你玩旋轉木馬?
作者: dchris (沈客(克里斯))   2014-07-12 16:52:00
老黃的商人性格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只要有錢賺,能壓搾就壓搾;只要有錢賺,能嘗試就嘗試
作者: lolix (toy)   2014-07-13 12:16:00
龍虎門電影其實當年有搞好的話弄系列作應該不是問題.....
作者: dave01 (札西連琪)   2014-07-13 15:46:00
問題就是沒有搞好 都是漫畫改成電影 風雲就好點
作者: justlink (('(oo)'))   2014-07-13 23:17:00
其實風雲改成電影、動畫。到了2012的風雲決 感覺還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