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wcoke 2017-05-22 21:09:00
如果有fox或dsj就先撿,Tatum看起來有活塞T.Horris或我王前甲的即視感,第五順位選他,放掉fox或Tatum有點可惜,三號如果真選不到可找有薪資壓力的阿拓或暴龍,或是去年前大約就表現大起大落的杯子魔試看看
下一階段的討論 我建議我們可以做總冠軍賽兩隊的觀察,哪些球員對比賽的影響力十分有感(不一定是主導勝負 而是完成一些無私的小事幫助球隊在高競爭的比賽保持優勢)用來篩選我們想要的天份與老將組來說,是很好的鏡子還有,有高層次的技術的球員是否具有熱情非常重要技術超好但是總是為自己找藉口的球員。即使成為全明星,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對團隊的效應是負面居多。人格特質在選秀上是最重要的一環節。這次總冠軍賽應該可以找到對比賽非常有熱情的球員也有一些機會發現某人只是想上來重要比賽亮亮相博個名聲的那種球員。可以比較一下這兩者,你希望我們選到哪一者這樣討論下來選秀的主幹會越來越清晰~我錯了 兩隊球員都很有熱情比的只是誰腿粗而已從球員的技巧其實看不出來球員對於比賽有多大的熱情因為他們現有屠殺同層級的技巧 到了NBA等級會重新見識到更高水平的競爭。不斷抱有學習心態的年輕人最終會越來越拉開與同梯的差距我們只能從一個人從小到大的人格特質得知這一點『他究竟對他現在所做的事有沒有熱情』絕對不要期望可以從幾次interview,或是他現在技巧的level 就可以了解全盤。當然現在展現的東西也是他人生成果之一,不過以此方式我們只會看到展現在他行為模式的一個面向,那是不足的,唯有將他童年時期悄悄立下的目標傾向與他現在擁有的成果結合起來我們才能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代表甚麼促使一個人持續不斷提昇對某件事物的學習,雖然人可以在意識層面暫時強迫自己提昇注意力,但是真正推動注意力提高的動力,不是意識的作用,而是興趣。興趣大多數是處於潛意識層面,而且涵蓋的範圍很廣泛,是構成心靈層面重要的一環。一個理想的球員,心靈層面的活動較為廣泛他們要不是重視公眾議題,要不就是在不同領域也保持濃厚的興趣,例如小AI跟CP3,這些特質絕對可以追溯到他們成長歷程的教養。我們也有這樣的球員,那就是WCS。總之要選人前多去探訪他從小到大的環境與接觸過的人,了解他對『生命』具有怎樣的態度。我們多少可以拼湊出他從童年的經驗為起點,給自己設下了怎樣的傾向。這樣去解讀他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預估他正在做的事情究竟對他代表甚麼意義。Curry明顯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從進聯盟來不斷提昇自己的技巧,目的不是因為更多豐沛的美光燈及收入。你可以從他年復一年的表現看出他有極大的熱忱改變他除了投射外的不足之處。去年被批評很多的漫不經心的傳球選擇,今年他就帶著更專注的心態來克服這項困難。以前的Curry的進攻已經可以感覺到是非常aggressive的球員,今年我認為他更把他的concentrate提昇到他從沒有的水平,得確是無愧偉大之詞的球員這些發展,全部得歸功於潛意識層面興趣的推動。還有立下目的時心態的正確。除此無他TE雖然是自家的孩子,但TE如果你閱讀過他的故事你會發覺他從小好像活在楚門世界的孩子,他的籃球路好像始終與兄長們的商業操作與家族興衰扯上等號這樣的球員打起球來,我們可以假設,光是疲於應付家人幫他做的決定,譬如當時他的兄長就幫他做了離開國王去尋找更好合同的經濟考量。那麼,他在籃球路上的興趣會一點一滴的磨損是必然因為只要他沒好好照著別人設定好的模式走,那麼恐怕家裡有人會不滿意。這樣子怎麼能夠最大化自己真正的興趣?當個公務員好好交出固定的成績是我們合理推測。而跟TE近幾年展現的進步幅度我認為這是某部份吻合的。這不是在說TE態度不好他很認份完成份內的事,這點大家是肯定的。但是同時你也可以客觀的說,這就是他生涯想完成的事。他不曾想過要去衝擊MVP,甚至明星賽。即使有這樣的念頭,也沒足夠的熱情去精進自己的技巧。當我們判斷一個人時,千萬不要被他表面的行為舉止也就是意識層面的東西牽著鼻子走。我們可以尊重每一個人想表達的,但是可以同時觀察他們潛意識層面究竟「他們把自己定位成甚麼?」很客觀的去把他們生命中點點滴滴連結起來。一個人的生命拼圖不難解讀(當然人是可以了解自身缺陷而後續改變的,這就是心理治療存在的價值)那個湖人很想選的球有一些類似TE的背景我覺得更要慎重觀察家族對他的影響。不只他與他爸的關係,他與其他幾位具有競爭意識的兄弟處於何種對待方式? 這些都是會決定未來球遇到場上困難時他怎麼解決他遇到的問題?這些是關鍵。那顆球如果對生命具備熱誠,他會自己像Curry那樣去發展他球技不成熟之處,幾乎不用旁人指點。可他如果走向另一個方向,不知道自己生涯的goal到底是甚麼?那麼就會抓不清楚自己努力的點到底是甚麼?因為他會擔心,自己如果擴大了自己的興趣範圍會不會也失去了自己某方面的權力?患得患失的心態對於身有責任的球員會是致命傷一兩次失敗後,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局外人out of the game,自己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商品但他們都不會發現其實問題是在自己的某個偏頗想法轉不過來造就今日,眼中只有自己的人,不見己過失。總之,今年前十也許現在都有相同的自我期望和令人稱羨的潛力,但是五年後將有人積極保持學習心態而成為球隊台柱,有人則可能已經轉換二、三隻球隊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聯盟如此、人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