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 absor: 請問為什麼徐晃與張遼都是都亭侯,封地不就重疊了嗎? 10/22 18:13
: 推 MrHeat: 都亭侯只是一個爵名 光蜀漢就至少馬超 魏延 向寵 費觀(劉 10/22 18:58
: → MrHeat: 璋女婿) 張翼都當過都亭侯 10/22 18:58
如果用推文回就會蓋高樓了
戰國時,許多諸侯國廢除了春秋時期通行的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設置郡、縣。
隨之出現了徹侯、君等具有食邑的封爵。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採取二十等爵制,徹侯為最高等,有食邑無封國。
漢朝建立後,延續此項制度。
徹侯為漢代異姓臣子的最高封爵,後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也稱列侯。
東漢的列侯分縣侯、鄉侯、亭侯三等,均有食邑。
縣侯以縣立國,制度與西漢相同。
鄉侯、亭侯不立國,只設置家臣。
東漢列侯的食邑亦高低不等。
張遼立志傳
本姓聶,因避怨而改姓。
年輕時便已舉郡吏。
189年 并州刺史丁原任命張遼為從事。
192年 董卓死,張遼統兵歸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
呂布為李傕所擊敗,張遼隨呂布至徐州,任北地太守、魯相等職。
199年 曹操破呂布於下邳,張遼投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之後以戰功累遷裨將軍。
203年 隨曹操討伐袁譚、袁尚聯軍,因戰功而升為中堅將軍。
205年 曹操討滅袁譚,任命張遼為盪寇將軍。
接著張遼攻打荊州,平定江夏各縣,屯兵臨穎,封都亭侯。
208年 赤壁戰後,曹操派張遼、樂進、李典和七千餘兵卒駐守合肥。
209年 平定陳蘭、梅成之亂,增加封邑,假節。
215年 第二次合肥之戰,張遼在逍遙津擊退孫權,拜為征東將軍。
220年 正月,曹操病死,曹丕襲爵魏王,封張遼為前將軍,封其兄張汎及子張虎為列侯。
十月,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為晉陽侯,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戶。
222年 張遼去世,諡剛侯。
225年 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的功勞,其分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243年 曹芳下詔追祀功臣,當中包括「前將軍張遼」。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4、魏書4、三少帝紀
三國志卷17、魏書17、張樂于張徐傳
徐晃立志傳
早年在郡裡作小吏,因隨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被拜為騎都尉。
192年 李傕、郭汜等攻入長安,殺王允,挾持獻帝亂政。
徐晃說動楊奉護送漢獻帝東入洛陽。
獻帝渡河至安邑時,封賞保駕有功人員,徐晃被封為都亭侯。
196年 韓暹和董承之間爭鬥日益加劇,楊奉聽從徐晃的建議投降曹操。
197年 曹操保護獻帝遷都許時,楊奉受韓暹的挑撥出兵去劫駕,被曹操敗於梁,
徐晃則投奔曹操,曹操派徐晃攻打卷、原武兩地獲勝,拜裨將軍。
200年 曹操在延津擊殺文醜,封徐晃為偏將軍。
曹操派徐晃和史渙攻打韓猛,在故市截燒其輜重。
此戰徐晃功勞最大,被封為都亭侯。
207年 隨曹操北征烏桓,大敗敵軍,拜為橫野將軍。
215年 隨曹操征討張魯,派徐晃討伐櫝、仇夷和山氐,皆歸降。因功升為平寇將軍。
219年 曹操派徐晃解曹仁樊城之圍。
220年 正月,曹操病死,曹丕襲爵為魏王,封徐晃為右將軍,進逯鄉侯。
十月,曹丕稱帝,封徐晃為楊侯。
因徐晃鎮守陽平關,故改封為陽平侯。
226年 曹丕去世,孫權派諸葛瑾攻襄陽,徐晃駐守襄陽抵禦,因功增食邑200戶,
前後共計3100戶。
227年 徐晃去世,諡壯侯。
243年 曹芳下詔追祀功臣,當中包括「左將軍徐晃」。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4、魏書4、三少帝紀
三國志卷17、魏書17、張樂于張徐傳
馬超立志傳
202年 馬騰派馬超出任司隸校尉鍾繇的督軍從事,討伐平陽的袁紹將領郭援、高幹。
馬超的腳中箭受傷,但仍大破敵軍,其麾下龐德更斬殺郭援,
馬超因功被拜徐州刺史,但並未赴任。
208年 曹操就任丞相,召馬超進京,拜諫議大夫,但馬超不接受。
後曹操上表封馬騰為衛尉,封馬超為偏將軍、都亭侯,代領其父的部隊。
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同其餘家屬徙鄴城。
211年 馬超反曹操,敗於潼關,馬超逃回涼州。
212年 因馬超叛變之事,曹操誅殺馬騰、馬休與馬鐵,同其餘家屬二百餘人。
213年 馬超殺涼州刺史韋康,佔據冀城,自稱征西將軍、領并州牧、督涼州軍事。
後馬超被楊阜、姜敘所敗,逃奔漢中張魯。
214年 馬超投降劉備。劉備佔領益州後,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駐臨沮,封前都亭侯。
219年 劉備稱漢中王,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221年 劉備稱帝,馬超遷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222年 馬超去世。
230年 劉禪追諡故將軍,當中包括馬超,諡威侯。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33、蜀書3、後主傳
三國志卷36、蜀書6、關張馬黃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