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KKyosuke: 要到五胡亂華以後經濟重心才正式從北往南遷啊09/02 15:47
→ KKyosuke: 三國時期頂多是開始開發南方09/02 15:48
→ KKyosuke: 真要說人口還是差很多09/02 15:48
以下內容均摘自陶元珍的《三國食貨志》
北方人口稀少到什麼程度,可由一下記載窺探其一二
黃巾、董卓之亂乃至於曹氏一統北方之前的情況,我想就不必贅言了,曹操時代的話,《
三國志張繡傳》:"從破袁譚於南皮,複增邑,凡二千戶。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
,諸將封有未滿千戶者,而鏽特多"
《江表傳》:"(朱)治說(孫)賁曰……今曹公阻兵,傾覆漢室,幼帝流離,百姓元元,未
知所歸,而中國簫條,或百里無煙,城邑空虛,道殣相望…"
上述時間點為曹操破荊州劉表的赤壁前夕
等到曹丕時代,《三國志辛毗傳》:"(魏)文帝欲大興軍征吳,毗諫日……方今天下新定
,土廣民稀……"
《三國志蘇則傳》:"魏名臣奏載(魏)文帝令問雍州刺史張既日,試守金城太守蘇則……
之功效為可加爵邑未邪?既答曰,金城郡苦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阻
寇亂,戶不滿五百。則到官,內撫雕殘,外鳩離散,今見戶千餘……"
另一個普遍對人口密度的記載是《袁子》:"魏興,承大亂之後,民人損減,不可則以古
始,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
《三國杜畿傳》:"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喪亂之弊,計其戶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
注意是戶口而非專指戶而已喔
講到這裡,《續漢書》先暫時為我們做個小結整理:"是以興平建安之際,海內凶荒,天
子奔流,白骨盈野……遂有寇戎,雄雌未定,割剝庶民,三十餘年,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
,文帝受禪,人眾之損,萬有一存"
然後是曹叡,《三國志陳群傳》:"
青龍中,營治官室,百姓失農時。群上疏曰,……況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
時,不過一大郡……"
《三國蔣濟傳》:"景初中,外勤征役,內務官室,怨曠者多,而年穀飢儉,濟上疏日,
……今雖有十二州,至於民數,不過漢時一大郡……"
以上都是人口而非戶數
再來關心司馬家專政的情況:
《晉書庾峻傳》載蘇林謂峻語:"鄧陵落五六萬戶,間今裁有數百。君二父孩抱經亂,獨
至今日.."
蘇林這話語約講於曹芳時期,峻為博士之前
我知道有人會質疑看戶數不準,問題若只想表達相較三國初期已相對安定,而純粹為是依
附人口增加的話,則後面自然毋須強調戰亂了
例如《三國志崔林傳》就顯示靠外族而引來的戰亂之故,半數的戶其實就只有一人之慘狀
:"魏名臣奏戴安定太守孟達薦王雄曰,……今涿郡領戶三千,孤寡之家,參居其半……"
焦點轉到南方,以荊州為例,《劉鎮南碑》:"(劉表)即遷(荊)州牧,又遷安南將軍,領
州如故,於時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沒害,人民死喪,百遣二三,而君保完萬里,至
於滄海"
江東部份,《吳書》引魯肅的評論:"吾聞江東沃野萬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
代表該處流民的暴增,是不難想像的
至於益、交州,諸如《英雄記》有提過東州難民、《牟子理惑論》亦有:
"是時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穀長生之術,
時人多有學者"
避難者一定各式人等都有,不可能只有異人,還算合理..吧
本篇都還只是代表性的史料,還有其他有空再補充@@
總之,個人並不認為北方人口跟南方比,會多很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