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所以起初看到簡介裡有殉情一詞,遲疑於要不要追劇,沒想到點開之後整個欲罷不能,跟著劇情悸動、悲憤和無奈,百感交集起來。
★關於悸動
老實的東西可以陪伴人最久,像祐鎮的文字、心悳的歌聲,導於欣賞彼此的老實而結合的愛情總是綿長,因為那是一場心靈與精神的愛戀。
很喜歡祐鎮朝總督府丟石頭後,拉著心悳躲避日本兵追捕,然後在磚紅牆角,深情款款看著對方,那一刻,他們看透了自己的心意,也看到了對方擁有相同共鳴這個橋段。
喜歡是很簡單的事,我忍不住了、我希望未來人生道路上和你攜手前行,可是,喜歡心悳對祐鎮而言卻是很難的事,已婚的他對心悳動情於禮不合。
他新時代的靈魂活在不自由的時代,愛上她,便必須囚禁自己的感情,獨自承受這悲哀的心動,追求愛情錯了,放棄愛情痛了。
★關於悲憤
除了祐鎮被逮捕那段,我更感窒息的是時不時出現滿街掛著日本國旗的畫面,充斥著朝鮮國破家亡的哀傷感,透過語言和旗幟,用很淡的手法,附帶著沉重的氛圍。可以說,這則故事裡,沒有一個人做錯了,錯的是他們所處的時代,生不逢時,所以令後人惋惜。
★關於無奈
我覺得二人選擇墜海的原因並非不被認可的愛情,而是生活中進退維谷的無奈,他們不是殉情,而是因為活著做什麼都錯、都無法自主,所以選擇死。他們一個是因謠言名聲掃地、被威脅擔任朝鮮總督府宣揚日本國威的歌手,一個被迫接手父親事業和受安排的人生,而煩躁時僅存的出口—「寫作」,被爸爸不尊重地對待,甚至燒了書。
因為文字和歌聲,他們體會到自由、相識、相戀;卻也因為文字和歌聲,感受到壓迫,而走向死亡這唯一能通往自由、逃離束縛的管道。
看完之後,對於「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話,我竟是可以理解並且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