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8-09-19 22:32:30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aspx?art_id=183459&category=004003
[2018韓國大學評估] 能源與原子能工程系評估
大學評估小組 | 2018.09.19 15:51
https://i.imgur.com/TTZrtiA.jpg
圖為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系曹在弼教授(左側)正在同研究員們一起觀
察實驗成果。
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能源工程系曹在弼教授研究團隊在上個月16日的國際學術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展示了關於電池的新技術。這是一項既可以減少使用20%電動
汽車電池中的主要原料鈷又可以將電池容量增加20%以上的技術。
鈷不僅是電動汽車電池的核心原料,還是智慧型手機電池的核心原料。隨著電池市場的擴
展,鈷的國際價格也隨之高漲。除相關企業以外,學術界對減少使用鈷的電池也非常關注
。曹在弼教授說,「此次開發的電池正、負極上使用了低價高能源素材」,「具有價格競
爭力,整個工程相對簡單,可以進行大量生產」。
https://i.imgur.com/T3SbsnY.gif
能源是聚焦人類關注的領域。為了獲取更有效、穩定的能源,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學、研
究所、企業等正在展開競爭。在2018《中央日報》大學評估系列的「能源與原子能工程系
」評估中,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能源工程系和漢陽大學能源工程系進入相關專業的前
10%,獲得「優等」等級。這些專業中,引導能源開發技術的研究很活躍。
這兩個專業的共同之處是有電動汽車電池研究的世界級權威學者UNIST曹在弼教授和漢陽
大學宣良國教授。他們還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學術訊息分析機構)
」評定的2017年世界前1%的研究者(韓國有29人入圍)。
曹在弼教授是二次電池研究領域的大家。截至目前,他發表了280多篇論文,獲得了200多
項專利。曹在弼教授所在的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能源工程系教授們所寫的國際論文的
被引用次數在此次評估對象專業中最多。
https://i.imgur.com/MWXCmRq.jpg
起亞汽車的電動汽車Niro EV搭載了漢陽大學宣良國教授開發的電池,充一次電的行駛距
離比之前大大提高。[照片來源:起亞汽車]
漢陽大學宣良國教授也是在電池領域受到國際關注的研究者。今年7月問世的起亞汽車新
車型(Niro EV)上使用了宣良國教授研究團隊的新技術。宣良國教授對電池做了20多年的
研究。他此次開發的電池容量大且穩定,即使多次充電仍可以維持高效。包括起亞汽車在
內的韓國國內眾多大企業都在使用宣良國教授的技術。漢陽大學能源工程專業不僅在研究
領域,在學生教育領域也獲得很高評價。每名學生的學費與獎學金、就業率(83.3%)也排
在最上游。
https://i.imgur.com/Yl8J5Fk.gif
慶北大學能源工程專業在教授國際論文成果中排名第三,以優秀的實際業績為基礎獲得了
「上等(相關專業中上游25%以內)」等級。該專業朴賢雄(音)教授是替代能源領域的領頭
人。朴賢雄教授目前研究用於太陽能、二氧化碳、氫等替代能源開發的光催化
(photocatalysis)開發。他在2013年發表的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光催化相關論文
,截至目前被其他學者在論文中引用高達233次。
同樣是獲得「上等」等級的仁荷大學能源資源工程專業正在推進朝鮮資源開發項目。仁荷
大學內部成立了「朝鮮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金辰教授,音),最近還引進了該領
域的專家姜千求(音)教授。該專業系主任李榮吉(音)教授稱,「我們正致力於聘請有長期
現場知識和經驗的教授」。該專業的就業率位列第一(85.7%)。
https://i.imgur.com/NRZk07c.jpg
圖為韓國科學技術院原子能工程學系李正翼(音)教授與博士生們在解釋未來型現有大型發
電站(模型)和韓國科學技術院開發的超小型原子能(模板)之間的區別。
由於文在寅政府的「脫原子能」政策,韓國國內原子能工程專業正處於低迷狀態。然而此
次評估中,很多的原子能工程專業證明了他們的國際競爭力。韓國科學技術院原子能與量
子工程專業正致力於以現有大型核電站的十分之一大小來開發新一代小型核電站的研究。
小型核電站的長度為7公尺,高度為3.8公尺,可以裝載在汽車上移動。透過使用了環保二
氧化碳的冷卻技術,其穩定性得以提高。該專業李正翼教授自豪地說,它將是「融合新再
生能源與原子能的高效率、高安全發電設備」。該專業每位教授所指導的學生數在評估對
象大學中最少,而學費與獎學金比率卻最高。
https://i.imgur.com/x0SjXx2.jpg
圖為韓國科學技術院金榮熙(音)教授、李正翼教授團隊正在研究的小型原子能模擬情景。
一次可為公寓的3000~4000戶提供電量(12MW)。[來源:韓國科學技術院]
全球市場對韓國原子能技術的需求很高。韓國科學技術院原子能與量子工程專業系主任崔
成民(音)教授介紹稱,「我們專業的外國留學生比率為16.1%,遠超韓國科學技術院的平
均值(9.2%)。不僅亞洲,還有來自美國、歐洲的留學生」。
慶熙大學原子能工程專業也借助教授研究經費實際業績等列入「上等」。該專業鄭范津(
音)教授去年發表了涵蓋原子能事故虛擬實驗方法的論文。他提供了不必重現高熱、高壓
環境,而是靈活利用相似物質來應對原子能事故的研究方法。得益於該研究,預測和應對
原子能事故的可能性變得更高。該論文在今年韓國科學技術團體總聯合會上獲得了「科學
技術優秀論文獎」。
https://i.imgur.com/XePaxPs.gif
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http://cn.joins.com/big5
韓文原文:https://news.joins.com/article/2295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