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akerfilmroom.com/looking-lonzo-balls-weaknesses-wrong/
Lakers Film Room 最新的文章在探討 Lonzo Ball 進攻上的一些迷思:
主要是中距離投籃和 Pick & Roll 兩者。
中距離投籃:
- 作者先給讀者一點先入為主的觀念,如果有其他方式得分,少投中距離是一件好事。
比起中距離投籃:罰球、上籃/灌籃,三分大空檔是更好的進攻。
- UCLA 歷史性有效率的進攻不是偶然,Ball 能創造其他機會,
迴避中距離跳投,而找到更有效率的空檔。
- 這主要也受惠於他的持球率之低。
並且永遠在找機會替自己或隊友製造更好得分機會的特性。
- 問題在於在 NBA 因為進攻時間更短,
防守更強的狀況下可能會時常的需要投中距離。
如果需要中距離投籃,Lonzo 能不能丟進:
- 對此作者只有小樣本的數據:所以沒辦法做出精確的結論(因為他就不太投啊 XD)
他一整年只中距離跳投8次。
4-8 on his mid range jumpers. (4-7 vs. Man Defense)
6-12 (62.5 aFG%) on his pull up jumpers off of pick & rolls.
3-3 on runners off of the pick & roll.
56-122 (45.9%) on 3pt attempts that were between the college & NBA lines.
雖然不能做出肯定的結論,
但作者覺得是 Lonzo 打球的信條,造成這種不投中距離的狀況,而不是不會投而迴避。
他投籃命中率高得驚人(雖然是小樣本),
作者認為 Lonzo 不是不能投,而是他的風格:永遠在找更有效率的得分機會所致。
Pick & Roll
- 另外一個最大的誤解是他不能打 Pick & Roll:
http://i.imgur.com/8Zzicnc.jpg
作者認為這是和 UCLA 戰術的設計有關,因為他們的擋拆戰術設計,
是要最大化定點射手和擋人隊友的出手次數,最小化持球發動者的出手。
不管是誰來發動都一樣。同樣因為上面的理由,
由持球者出手中距離,並非最有效率的得分方式。(不合理!)
- Ball 可以透過 Pick & Roll 得分。
他雖然不能用 inside-out 的運球去摧毀上來緩衝的大個子;
或是用又低又快的 crossover 去撕裂對方的防守陷阱;
但是他有非常好的洞察力:
他可以出色察覺、並且利用對方在 pick & roll 涵蓋範圍判斷犯下的錯誤進攻。
常常利用當緩衝的大個子離開,然後掩護的後衛又還沒 recover 的時候採取攻擊。
https://giphy.com/gifs/VHYuMT5JopML6
緩衝的大個子球員離開的太快,Ball直接攻擊
- 會投射的大個子和 Ball 來擋拆,就有更多的攻擊選擇:
https://giphy.com/gifs/pnsBzhSdKDcjK
對面大個子無法recover,直接傳球出手
https://giphy.com/gifs/dKH28xI5LF1Ha
緩衝的防守者緊貼,球交給擋人的隊友出手
- 而湖人的狀況很不一樣,因為湖人沒有精通三分球的大個子,
但是有兩個中距離具有威脅性的 Timofey Mozgov 和 Ivica Zubac。
因此,如果 Ball 真的到湖人,必須在 pick & roll 中擔當更多出手投籃得分的角色。
https://giphy.com/gifs/LraTeHCHWivbG
在擋拆中迂迴,對方大個子不貼於是跳投出手
- Ball 最大的 weakness 在於:
當他換防到大個子時,他會試圖用後撤步三分來攻擊。
所以他必須增進自己的 inside-out 運球、以及 hesitation moves,
而不是選擇後撤步投三分球,這樣,也能讓他在面對到大個子換防時能更有效的攻擊。
作者的結論是這樣:
Lonzo Ball 的籃球思維簡單無比,而且令人驚異的有效率。
他持續性的尋找最有效率的投籃,不管是替自己還是替隊友,
對於那些能夠拿下分數的手段盡數掌握,並且知道如何製造出機會去使用。
雖然是以截然不同的球風,他的數據表現和 Steve Nash 是非常像的,
高效率的得分,少量的單打,替整支隊伍製造最多的機會。
他可以中距離跳投...只是他知道那是最後逼不得已的手段。
他也可以在擋拆中製造出高水準的空檔,雖然那些空檔主要是做給隊友的。
如果你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不再頻繁一點採取這樣的打法,
那你就沒有抓住這篇的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