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拜佛念佛的方法

作者: eattrees (南無阿彌陀佛 改過向善)   2014-04-25 22:46:00
補充一下 坐著念佛 注意事項
印光大師
閉目念佛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則心便沈潛不浮動。亦不生
頭火。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此係念佛時心朝上想。至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
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滅矣。切不可認此為工夫。又不可怕此為魔
境。但至誠攝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蓮花上坐或立。一心想於所坐之蓮花。則自可頓癒矣。
(若不敢作蓮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腳底下想。此種心火頭火。均可不生矣。)
複製網址由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1.htm#a094
參考以上文章
我坐著念佛時,眼睛放鬆,不全閉,我自己好像閉約七或八分,
其實我自己不知道自己閉幾分,因為我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但我會讓眼睛放鬆,不全閉,但是眼睛知道有光線進入眼睛
===============================================================
至於拜佛的依據
複製網址如下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2/124187.html
印光大師自己早晚課安排以及念頌的方法(文白對照)
節錄文字如下
冬天則每天超過百拜。夏天就只是數十拜。也只是拜釋迦、彌陀、淨土三經,以及各種大
乘經典;還有觀音、勢至、清淨海眾;以及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一
切尊法,一切賢聖僧。(禮拜阿彌陀佛,多少不一定,根據精力或季節有所增減,其他只
是各三拜。)
====================================================================
定課的依據
複製網址文字檔如下
http://www.amituofohouse.org/viewthread.php?tid=1264
印光大師
你的信願堅定嗎?
...到了蘇州,逕往報國寺拜請明道師,叩關看見師父。仰之彌高的風采依然,行禮後,
開口先問我這一兩年來信願堅定嗎?念佛的功課訂定嗎?
我嚇得張口結舌,囁嚅的說:「因為經理大江南飯店,天瞻玻璃廠等事務繁忙,念佛
功課還未訂,可是信願已深切的堅定不移了。」
  恩師正色的說:「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不定念佛功課,信願未夠堅定。還
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
===========================================================
印光大師
真念佛人依據
原文複製網址如下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27487.html
增廣文鈔卷二復徐彥如轶如二居士書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
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只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
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
印光大師十念法依據
特色是
(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複製的原文網址如下
http://www.pureland.tw/pureland/master13/cczl/ygfswc/y1a/y1a01/y1a048-052.htm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
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涌妄波,
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
便能歸一故耳。
(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
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
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
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
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
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
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
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
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
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
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
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
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
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4-25 23:16:00
隨喜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4-04-25 23:35:00
阿彌陀佛!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4-26 09:52:00
隨喜讚嘆 阿彌陀佛!!
作者: cutekid (可愛小孩子)   2014-04-28 11:34:00
推(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