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想大象 不要想大象 不要想大象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0 11:46:05
經過我 不厭其煩 苦口婆心 諄諄教誨 耳提面命 地提醒
之後
你現在心裡在想什麼?
..
...
....
大象 對吧
你滿腦子都是大象了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0 11:49:00
中選會:請大家務必「嚴禁」宣傳罷免蔡XX的消息!民眾:好的!我馬上去Line群宣傳"明天的罷免不可以宣傳"蔡XX:甘...你這不就是在宣傳了嗎橫批:通往地獄的路,往往由善意鋪成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20 15:58:00
推薦以:心理學研究<語言學>關於<不>字的運用近代學艾瑞克森式催眠技術之一,則多運用此法。簡單的說,就是 大腦會自動省略<不>字...提供參考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0 21:03:00
顯然某人看不懂這個隱喻 依然故我(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20 21:28:00
阿彌陀佛,如果對象是想戒卻苦無對症之法藥的煩惱眾生呢?累劫養成的惡習氣,經過一遍遍地洗刷,也是會變成反效果嗎?(有點好奇)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0 22:13:00
例如憂鬱症吧 最糟的安慰方式就是一直叫他放寬心「不要」鑽牛角尖 「不要」想不開 「不要」胡思亂想他那方作用只不斷接收到 我鑽牛角尖 我想不開 我胡思亂想你其實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他:你有病 你有病 你有病一遍又一遍像掛狗牌似的把標籤往人家頭上貼 誰聽了會舒服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21 00:14:00
阿彌陀佛,不過祖師大德也都有勸人,在平時就要訓練自己不起這種念頭,遇境逢緣才能不被境緣所轉。若能認得此念頭是賊,才能令其不得待在心頭上作祟。這是末學的理解。意思就是說平時要先打預防針。人皆情慾所生,天生就有抗體的人實屬少數吧!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21 10:33:00
如果是苦無方法,可參考:艾氏催眠的技術艾瑞克森會引導人去做適合他的善事,來處理例如,為救一位憂鬱孤獨老人,勸他種最愛的花,並且在城內還婚喪喜慶皆送花去祝福,久而久之。。。。。。。反而忘了憂鬱之事,成了城內最受歡迎人士之一淫慾又分善與不善,夫妻間的善暫不談,有些人生活久了,即使對方一絲不掛,亦不動心。而非善邪淫當斷,世尊在往昔的教導中,給了許多方法:想像對方是自己父母子女,是一種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亦是一種四念處,禪修...亦是一種近代 鼓勵運動( 白骨觀...不知道誰傳出的,也是一種)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21 15:10:00
阿彌陀佛,感恩T菩薩。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1-21 16:38:00
我在想...你想要說什麼? 好意外 一直到黃色字出來才想到原來你是想玩大象當你覺得善意就是功德 當你帶著惡意就是罪過但是佛教所謂的功德 是你認知到 事情本身是沒有自性的是你的意念賦予他是功德還是罪過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1 16:46:00
大象是全面啟動電影裡的梗但是因為善意引發的惡業又會流轉到哪去、由誰承擔呢像那些放生變放死 或放生外來種把原物種屠殺殆盡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1-21 16:49:00
業就是業 其實是無自性的 是你賦予他叫善業還是惡業只要有參與到的都會受影響只是很多時候你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參與到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18-01-21 17:01:00
意念賦予問題 照這樣說是自認為善就是善 自認為惡就是惡?但因果報應的故事並不是這樣說的 就以野狐禪 (寓言?)為例他在教人"不落因果"的時候 難道意念不是想著這是善的嗎但因果不因為他自認為善就善,硬是判斷為惡 而讓他受報應這不就表示有隻在你之上的"看不見的手"在替你判斷善惡?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1-21 18:52:00
事實上這就是最危險的因為這樣的概念最後會導致生活或甚至生命中一切不如意都是來自於自己做了什麼的惡業造成的當然 人是群體動物 群體之間都有共同意識 定義出了共識的善或是惡 然後群體就會以共識的善或惡給你相應的對待但是其實是無自性的我並沒說 沒有因果 而事報應出來是善是惡也是你賦予的而事 -> 而是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22 01:44:00
補充兩個方法參考:1:懺悔對淫念的執著(懺悔法門)2:(催眠技術,也是 禪 的技巧 )知<淫念>起,只需<知道>就好,(1)試著輕輕放下 (2)或將注意力轉向其他(3) 單純的見<淫念>來去(或生滅),而不隨淫念所動(1,2,3 是三擇一 )久了,就熟練了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8-01-23 17:01:00
面對 接受 處理 放下 需要次第和方法只會叫人放下應該有罪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