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前面沉悶後面精彩。
水族館的部分嚴重缺乏吸引力。
殺人偵探的身分與手法在人物介紹無異於直接告知,閱讀中毫無吸引力。
兇手既不可惡也沒有給角色造成心理壓力,剩下來能吸引人的部分只有張藍跟密室解謎。
而我對張藍無法產生同情。
這個角色處於兩種矛盾之中。如果張藍真的想脫罪,一開始就不該找殺人偵探來。她想殺
人,也想被阻止。在兇案後,她進入另一種矛盾,想脫罪,也想被制裁。
這些是我重新審視後得到的結論。
初次閱讀時,我看不清張藍的臉。
她想脫罪,刻意引導主角往錯誤的方向前進;她又不是那麼想脫罪,行為與手段不夠激烈
。
她的想法隱藏在話語之中,而話語不如行動給人來得印象深刻,致使我看不清她到底是什
麼人。
她說:「最後誰都沒救到媽媽呢。」她說:「我想親手殺死兇手。」
都是用說的。加上她就是兇手,又擅長算計,說的話無法讓人相信。
這裡少了行為與解說。
當然,要把一些東西加進去,篇幅勢必得拉長,平樂園的部分大概就不用寫了。水族館的
簡單計謀不足以撐起整本書,把它縮減有道理,但應該能寫得更好看才是。
回到正題,一旦張藍這個角色元素被拿掉後,剩下來的密室解謎也不吸引我,整篇看下來
只能用沉悶來形容。
這種沉悶一直延續到平樂園。
當平樂園中第一具屍體出現時,我想說:又來。
我的腦中勾勒出司馬霜假扮成司馬焰,事先殺人棄屍,再製造密室陷害男女主角的劇情。
第二具屍體出現後,打翻了我的推論,讓我精神一振。
也是這個時候,我才真正專注在故事裡。
不考慮兇手,不考慮手法,只是想要看到後續一頁一頁翻下去。
這次犯人步步進逼,制造的場景意外又有急迫性,給了主角莫大的壓力,是相當精彩的一
段。
然後,整本看完,闔上書本後,我發現我被慣性耍了。
水族館的犯案手法是利用時間,在以為的犯案時間之外犯案。
我在平樂園讀到密室與屍體時才想說又來,腦補了一段。但平樂園的犯人做到了更進一步
。
水族館的部分為平樂園起到了映襯的效果。
只是比較之下,沉悶的部分比重更大。
這個故事我不算喜歡,前面的部分比起說故事更像是在介紹與鋪墊,後面雖然精采,但我
的耐心早已被消磨殆盡。
小鹿擅長的搞笑有被壓縮,殺人、屍體這些是很嚴肅的事,要認真對待當然不能用搞笑的
態度面對,而推理故事需要敘述的內容不少,搞笑與正劇不能結合,就只能用來塑造角色
了。
值得期待是男女主角的「兇手」與「被害人」關係能有什麼變化,「盲」這個強大的敵人
再登場又有什麼邪惡計劃。
整體來說,後續可以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