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可能該叫《用解謎調情的我與她》直白一點(?)
雖然是輕小說,但內容是社會派推理(1,2集),網路輿論戰(3集),由於輕小說在處理
這種題材上能處理得當的並不多,《電波少女的七大不可思議》算是紮實地寫了個合情合
理的故事,讀來可見各種巧思與細節、縝密安排令人讚許,但在情節與敘事技巧上卻讓人
覺得還有不少調整改進空間,若多加琢磨、刪修調整,應該可以變成不錯的推理佳作。
●作品類型 輕小、社會寫實、戀愛、日常、推理
1、2集 應該能算是社會派推理
3集 網路輿論戰,但沒有推理要素
●適合讀者
喜歡社會派推理的讀者
●無雷評論
內容來說,2>1>3吧。
女主角作為「電波少女」的性格是不善於解釋過程、但可以直接看到『答案』的天才型思
維,包含一些經歷導致她不會去多做解釋自己的跳痛發言,這個人設我本身覺得沒問題,
但是在情節安排上沒有時間讓讀者認識與喜歡女主角,導致幾乎第一集整本讀完後才會「
認識」女主角。
這個情節的安排,以這樣的角色性格、要用現實框架去認識她,恐怕也真的會需要那麼多
的醞釀來認識與拉近彼此的關係,情節的安排合理,但這對讀者而言恐怕就不是個愉快的
安排,從頭到尾,讀者的混亂感跟主角李東耀一樣充滿問號,主角混亂是主角的事,讓讀
者混亂恐怕就是個問題。
若把第一集當作簡介,那麼第二集開始,男女主角的互動就變得有趣些了,這兩人在性格
上確實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有些橋段設計得相當有趣,這對閃光的默契好到可以把旁人耍
得一楞一楞的程度,因此第二集的閱讀感受好上不少。
而第三集來說,大量的戲份換新角色擔綱。
在情節安排上甚至沒有了推理要素、變成大量的網路輿論戰應對,感受跟1、2差異頗大
,讀起來像是一個番外篇,情節來說這安排合理,但是其實有些違背讀者對於角色喜愛的
期待,以及整體情節欠缺轉折,變成第三集是個專門服務妹控(?)的橋段,而不是妹控
的我就覺得女主角戲份變少並不是個好安排,合理卻不精彩。
整體而言是可惜的。
覺得作者可以縝密的架構環環相扣的細節、合理的謎題與解謎,但是一些情節上顯而易見
讀來不太暢快的部分,應該在情節規劃時就一併調整處理,而現在的狀況優缺點都過於明
顯,令人感到雞肋。
而關於網路輿論戰,在前些日子評《時代爆破2020》有相似的題材,但相較之下,《時代
爆破2020》中的網軍大多在旁白發威(?),有點空泛不具體,而《電波少女的七大不可
思議》就是相較具體的攻防。
儘管有其中顯而易見以及理想的面向,但類似危機處理、公開發言的進退得宜,都具體清
晰得多。
啊。
七大不可思議只有第一集用到而已,2、3集都不存在。
若要我說的話,這套書可能該叫《用解謎調情的我與她》好像具體一點,然後文案主打這
對閃光的謎題情趣跟推理要素……?
以下有雷評論
首先是十分重視寫實感的情節安排。
第一集開始,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整體謎團的安排縝密,主角作為純粹學生能如何逐步撥
開那些團團迷霧、最終作為關鍵人物去揭開弊案的巧妙鋪陳;第二集也是,在珠寶竊案中
,理應身為局外人的主角,又怎樣藉由觀察身邊人的細微互動,找出可能破案的蛛絲馬跡
。
從主角那讓人感到煩躁的瑣碎觀點來看,這些瑣碎最終都有或大或小的意義在其中,這種
細節的鋪陳感會讓人感到前面的期待有其價值,以及對作品細節表現上感到滿足。
第三集雖然沒有推理劇情,但是面對網軍的威脅與應對,整體思路與處理都合理得宜。
這部作品真的優秀在能直面現實要素,並且踏實地去處理現實這點。
儘管優點如此明顯,缺點也是一樣。
有種成也現實、敗也現實的感受。
情節安排上寫實的點,可以說是像我們一般平民老百姓即使是目擊者或當事人,也不會在
一齣案件中起到核心破案的作用,我們遇到案件會報案、等待調查結果,筆錄、協商、對
質,但是不會走入司法體系看見真正的結果,總是看報得知。
這部作品也有那樣的味道:屬於自己的事情處理完了,接下來是警察的工作。
確實涉入案情頗深的主要角色們,情節上也只是說完自己的推論、對質,接著就靜靜等待
後續發展。
情節安排的衝突並沒有層層升高,懸疑的面向雖然升溫、但整體還是屬於安穩日常的感受
,這部作品的情節寫實到枯燥乏味,必須仰賴角色互動滋潤彌補,我可以欣賞在處理現實
面向上的功力,但也無法忽視作為虛構情節這實在是欠缺戲劇張力的感受。
而對於輕小說重要的角色,情節安排也是令人扼腕,出於女主角人設,直到了第一集末尾
男女主角才可謂真正認識與交心,情節上──合理且感受得到如此編排的理由,但!
太晚啦!實在是太晚了!
書已經翻到剩下最後10%的篇幅讀者才總算開始認識女主角!不是說不能在最後才窺見
她的心思,但是前面兩人互動幾乎沒在發糖啊!
什麼,女主跟男主角還不熟所以沒什麼糖?
就是這點合理到煩躁啊!
第一集就有種男主角像隻狗一直在找女主角丟出的飛盤咬一樣的奇怪感受(這傢伙在幹嘛
),太單方面了,而這點要到第二集兩人開始調情之後,有那種你來我往才覺得舒服得多
。(而第三集女主角戲份很少又是另一回事……)
很顯然地,作品讀下來不會覺得作者沒能力把這種問題處理掉,反而讓人感覺是作者在初
期構思沒考量好這樣給讀者的感受,當然,或許也跟這類型的作品對作者也是一種新鮮嘗
試有關,就只能說……很顯然地只要有考慮去處理,可以更好。
另外是角色,主角李東耀是個理性到煩躁的角色。過度理性到抽離他應有的情緒感,從第
一人稱看來理性到煞風景的程度,該節奏衝刺而且刺激的部分,理性,該有情調而且曖昧
的部分,理性。
強迫症的瘋狂理性分析將讀者的閱讀體驗太過抽離戲外,讀一讀就容易出戲,所以有點難
對這個主角產生認同感。
這一部分是由作者筆觸的敘事風格決定的,在感受上略嫌冗贅的第一人稱描述中,有不少
覺得是可以刪減的部分,就可能有賴作者寫作經驗慢慢加油,這三本來說,刪掉四分之一
的主角內心獨白恐怕閱讀感受會流暢許多。
而女主角徐依緹……第一集其實讀起來其實多數互動也很難稱之為電波,倒不如說話講得
不清不楚,在目的跟思緒都搞不清楚的狀況,雲裡霧裡的也搞不懂這角色到底在幹嘛,埋
得太深的結果就是其實接收不到電波。
而經過第一集的前提,第二集的互動就顯得理想得多,我個人很喜歡其中一個段落是女主
角傳訊息給男主角,雖然手機被女二搶去回話,但兩人可以憑藉著默契應答、讓女主角直
接霸氣輾壓女二的段落。
合理、有趣、展現角色個性、又為情節鋪陳。
像這樣設計得很有意思的情節,應該可以更多一點、再給我十份都不為過。
(而第三集女主角戲份很少又是另一回事……)
角色方面,我就是帶著這種等糖吃吃不到的央求心態在看這作品。(第三集妹妹糖不合胃
口,殘念,不然妹妹糖其實不算差)
最後講一下關於文筆。
雖然是使用第一人稱寫作,但主角李東耀的思維其實不時會跳出非第一人稱的思維狀態。
以第一集的專科大樓探險、遭遇不明人士攻擊,那一段屬於動作戲碼的段落為例,李東耀
就以一個非常抽離「自己」的第三人稱視角來描述這一切:
=================
球棒應聲斷裂,我舉起了手、擋在少女的身前,總算沒有被球棒的碎片給波及到。但
腳步也因此慢了下來,下一刻,我就被矮個子給用力推倒在地上。
我跟她的手頓時分開,只見她摔向了另一邊去,正睜大了眼睛望著我。
=================
類似這樣的描述雖然主詞用「我」,但其實變成了第三人稱,同時讀起來又像自己只是個
幽體從旁看著自己的狀況、一句一句平淡陳述著的感覺,但在這應該是緊張危險的情節,
這樣的動作戲碼有點不到位。
類似的狀況或許算是寫作時的盲點吧,而這樣的盲點,常是只要嘗試給別人看過就能抓出
不少並妥善處理的問題。
結論來說,
電波少女這作品的角色設計、謎題與情節都是顯著的亮點,但是似乎過度專注在合理性上
,有些忽視了其中面向讀者的閱讀感受,如果情節能再做些調整改動,無疑會是值得推薦
、而非像現在這樣必須含蓄地講著恨鐵不成鋼的作品。
最後一個無關作品的……
蚩尤的角色作畫……對我而言好看但是有點疏遠,感受上像是走秀模特一樣,有種充滿藝
術氣息但很不親近的味道,對於輕小說很重視角色要讓讀者喜愛這點,相當微妙。
還是要合適作品風格的繪師啦。
寫完想到這主角也可以玩梗欸
主角思路大概長這樣
https://i.imgur.com/fmxmXtM.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