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買了一台raspberry pi來玩,
架了ftp server,拿了一顆隨身硬碟接上去 (1T,usb hub有獨立電源)。
一開始我用/dev/sdc1的方式來mount,但發現只要過一段時間就會找不到該硬碟。
因為他變成了/dev/sdb1…
在該目錄下ls指令會出現: ls: reading directory .: Input/output error
於是我改用UUID來mount,我查了硬碟的UUID,
在/etc/fstab裡面加入:
UUID="硬碟UUID" "mount path" ext4 defaults 0 0
我用df查詢,他還是會顯示/dev/sdb1之類的訊息。
重新掛載之後會是對的,然後過一段時間,就會出錯了,
常常是重新掛載是/dev/sdb1,然後隔一段時間就變成/dev/sdc1,
所以才抓不到該硬碟。
我猜是因為,隔一段時間之後,隨身硬碟的電源指示燈會變暗,
硬碟有可能進入休眠之類的模式,再重新access他,
linux就給他了新的代號。
我的raspberry pi 並不打算關機/開機,所以修改/etc/fstab好像也沒用,
因為我根本不會重新開機。
想請問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
謝謝!
UUID=??? /??? uid=???,gid=??? 0 0 這樣設的話呢?或這樣 UUID=??? /??? uid=???,gid=???,umask=007 0 0???請依你實際資料改掉
作者: chusiang (凍仁翔) 2015-04-08 13:12:00
可以試試看 autofs。
硬碟進入休眠指示燈也不應該變暗,你先確定硬體沒問題@@
呃…我對linux實在不熟,google到的幾乎都是改/etc/fstab。硬碟是可以正常存取,但硬碟的指示燈過一陣子的確會暗掉,但下sudo fdisk -l就會運轉我比較好奇的是,我明明都用UUID了,為什麼df出來的結果還是顯示/dev/sdx 之類的東西另外我有還有一支usb是一直插在raspberry pi上的,他的永遠就是/dev/sda,但外接硬碟就會在b c換來換去導致一直無法讀取。現在都是umount,再mount一次:
我手上有一顆 WD Passport 320GB 也會自己休眠一有 I/O 就會喚醒,系統會明顯卡個幾秒鐘不過沒有原 po 整個 device 離線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