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GC大的建議用回文的,不過我真的什麼內幕或是小道消息都沒有,
單純用球迷的角度看事情。
嚴格來說,選秀這件事情絕對不應該由教練主導。很多教練只會看當下,
以及保住自己的飯碗,因而缺乏長遠的戰力規劃考量。所以不管怎麼樣,
都應該由球探來主導,教練乖乖在旁邊閉嘴看就好。
還有,選秀的最大原則是「選當下最好的」,尤其在前幾輪,
是不管任何守備位置都要秉持這個原則。更不用說現在的統一,
雖然投手很慘,但最悲劇的其實是內野。如果為了補洞而補洞,
而讓其他球隊選到好球員,那無疑是一種「資敵」的行為。
統一如果真的想拚冠軍,「資敵」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做的。
2015年選林子崴放掉王柏融已經被笑了好幾年,2020年還要重蹈覆轍嗎?
我一直在想,如果決定球員升降一二軍的是代總教練跟首席教練,
他們不會對內野陣容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郭阜林酒駕禁賽,
陳鏞基年邁加上傷痛不能場場都守備,陳傑憲因為守備的問題去外野,
林靖凱遇到打擊大低潮,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跟林祖傑輪替游擊。
結果二軍上來的只有陳重廷還算稱職,潘傑楷跟去年一樣持續迷航,
楊家維今年的二軍成績很慘,黃恩賜二軍火燙可是到一軍立刻失誤連發,
吳國豪季前加練外野最近才回來守游擊,有時看到江亮緯跟黃紹熙在二壘,
這個內野陣容只有悲劇跟慘不忍睹可以形容。
好不容易今年是有很多優秀內野手的選秀年,結果代總教練跟首席教練,
卻只看到投手成績不佳的問題,然後想要前面順位選投手,真的是看到吐血。
Lamigo近6年拿下5座總冠軍的建隊方式就擺在那,這樣還要先選投手?
雖然統一現在確實缺投手,但是拜託千萬不要用前幾輪選,
第4輪以後每一輪都選投手然後選10個都沒關係,可是前面幾個順位,
請好好改善內野殘破的問題,認清好的內野手可以打超過1X年,
好的投手能長長久久的很少這件事。
拜託蘇泰安,今年選秀人選多一點,年底釋出球員不留情面一點,
讓球隊新陳代謝的速度快一點,不要只想到省簽約金而已。說真的,
後面幾輪的球員根本不需要太高的簽約金,月薪也不用給多高。
把一些打了幾年已經證明只是二軍咖,以年紀來說不太可能再進步,
薪水也比較高的球員不留情面地釋出,搞不好還比較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