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季末狀況嚴重失速
但大體上個人對球隊這一年的表現還是滿意的
只是最後輸的方式太難看了 很遺憾
1) 要不要請洋砲 ?
個人是認為都可以
考量到現在1B 3B沒有一個真正穩定先發的
加上土投先發人選夠用
嘗試洋砲未嘗不可
比起味全 我們可以找那種更偏打擊型態的
甚至極端一點像蓋達那種只能站DH的也可以
但反過來說 找洋砲意味著土投吃的局數要更多
而且換成3個本土SP 長期吃局數的能力也可能會下滑
這也代表投手群需要更多的好手投入
當然 攻擊端的輸出也可能帶給投手更多空間啦
不過說是這樣說 個人認為教練團不大可能找洋砲
主要還是這幾年選秀的人都集中在RP
去年前兩輪又是站角落
那基本上從整個團隊的接班藍圖
應該是希望讓他們兩個上位會是最佳解
不過我是覺得明年預計一三壘還是有個過度期在
所以真的找洋砲是可以考慮的
能抽到像布雷那種SSR就大賺 如果能刺激本土打擊也不錯
但如果單純像過往馬修那樣維持輸出也未嘗不可
總之 比起要不要找洋砲
維持洋將的宰制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三投 還是二投一野 洋將夠強明年戰績才能保底
2) 該是往前邁進了
我個人是TAKE的忠實球迷
但事實就是球隊必須該向前看了
不要再一直期望三代獅了
一來是老將很難在現今漫長的賽制中維持固定的輸出
二來是年紀真的到了 動態視力或是運動能力什的沒辦法騙人
資深球員打得好還是能站一軍 有季後賽也能挑戰名單
但就不要給予特別維持待在一軍的優先權
想說「他們在二軍也不能練到什麼」而不肯下放
但這樣一軍能提供的機會就永遠被限縮
簡單來說就是 狀況不好就一樣讓他們在二軍 當調整也好
該向前邁進另一部分也是球迷不要再緬懷過往的三代獅榮光了
或是拿過去球員來比照現今隊形
兩代球員的長處沒那麼類似
不是每個球員都能像小破TAKE高綱國慶那樣
有著平均以上的打擊 還能有金手套
從現在陣容來看
中線防守還是值得信賴
但球隊野手的攻守技能樹分配的比較極端
不少球員只有一個面向比較好
其他多半是 防守重鎮+偶有佳作的打擊
或是 打擊好+防守不會出事
就像個人上一篇提到的
這意味著教練總是得在上場名單中為攻守一方作出抉擇
或許有一天打擊好的也會把守備練起來
守備好的打擊也有可能開竅
但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
3) 野手深度該重新思考
大體上來說 C岱 2B凱 SS祖 CF憲
的確是這兩年最佳的組合 表現也有目共睹
只是替補深度一直是個問題
這也導致了這幾名球員多少都出現體力的撞牆期
其中C的話 重羽下半季表現穩健 後面還有郭
大體上問題不大
2B的話靖凱今年進攻端的進步 讓他很難被換下來
他的年紀也比較能負擔大量的局數
問題比較大的是SS和CF
首先祖傑要吃下100場以上的SS對他體力真的負擔太大
雖然他的防守 特別是傳球穩定性真的很重要
但長期來看 還是必須多找幾名人選輪替
CF則是考量到傑憲的傷勢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完全康復
很有可能必須多讓他休息 不要讓他當全職的CF對他會比較好
但問題是CF的替補人選是個很大的問題
當然如果張偉聖接球穩一點的話就能解決大半
另外就是設法讓二軍的球員試著站看看
羅或是李都可以 即便他們是用腳程和打擊來卡這個位置也無妨
總之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選秀估計得在SS CF這兩個位置下苦工
問題比較大的還是 1B 3B
當然如果子豪 恆佑 或是雨翔能在明年成長到值得信賴的先發
那是最好的
不過如果不行的話 除了前面提到的洋砲方案
那麼或許考慮可以讓重廷重返三壘先發競爭
對 雖然最後一場他有很離譜的失誤
但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畢竟檯面上陣容能站穩三壘的真的不多
他的打擊如果能維持在下半季的表現 那就該讓他試著競爭先發看看
而且說真的 他的守備就很不適合當內野工具人 天生技能樹就不是這樣子
或許讓他重返專職三壘 二遊替補讓這幾年選進來的幾位新人競爭
會是比較妥當的
投手部分
今年算是已經建立一個很好的分工模式了
明年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如何維持投手的健康
這其中比較讓人注意的就是古林是否能夠健康丟完一季
還有牛棚的健康程度 (個人很擔心軍人是不是得休養 真的過勞)
不過RP還是相對好補的
SP的話 如何定位江施兩人會是重要的課題
或許會覺得他們沒辦法丟滿六局 丟長中繼比較好用
可是他們還是有一定的SP能力 如何拿捏會是季末一個功課
以上是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