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初去大巨蛋1樓熱區看過一場後
就決定如果那幾根柱子不拆
無論什麼比賽我都不會去坐1樓
而且除了柱子 1樓的位子斜度真的太平了
我個子小 只要前面人高一點
不用站起來 我也差不多看不到
雖然我是屬於看比賽都會起來應援的人
但對我來說看比賽還是主要啊~
其他還是附加價值
所以這次一開賣 直接買2樓了
直接結論
2樓看球的軌跡真的超級清楚
極度適合想好好看球的人
而且就算不方便站
也不妨礙動上半身應援+喊口號
反正統一的應援動作大部分著重手部><
位置極度推薦209區
靠近本壘又不會被本後那塊大網子擋到
至於排數 如果看球為主
5~10排 不會被欄杆擋住又靠近球場
這是我坐第7排靠邊的視野
https://i.imgur.com/pAsQe7X.jpeg
https://i.imgur.com/iTlTJvR.jpeg
如果你是想看其他球場看不到
跳登峰造極時「最美的風景」
直接第1排就對了
反正1~4都會被欄杆擋住
那乾脆直接坐能看清楚啦啦隊的位子
這是我坐第3排靠邊的視野
https://i.imgur.com/nnDaYIe.jpeg
https://i.imgur.com/Nb3pt7P.jpeg
比賽結束去試一下1排視野
https://i.imgur.com/8jRaOtL.jpeg
https://i.imgur.com/KMiRvjP.jpeg
近期雜感
看球方式本來就是很看個人喜好
像我自己跑完日本球場
四顆蛋直接被我排名在最後面
因為整場綜合感受(氛圍球場設計等等)
我個人還是喜歡在戶外的感覺
整場球迷帶出來的氛圍
跟在巨蛋裡就是很大的差別
所以本身對在大巨蛋看球就沒特別喜好
而這幾天看完巨蛋場發現
進場的很多獅迷
跟平常常去球場的組成很不一樣
他們雖然也有穿球衣或球員t
但只有到得分或安打才會興奮一點
口號偶爾喊加油 敲敲加油棒
我猜想這些球迷可能還是支持球隊
只是平常無論往新莊或天母
在市區下了班要往這兩個地方去
整體可能還是不方便
所以當大巨蛋這個在市中心
交通極度方便開始又有比賽時
他們進場意願就會大幅升高
可是平常沒站立應援的習慣
對他們來說想坐著好好看完一場比賽
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雖然我是喜愛站立應援的
但巨蛋我反而覺得不如大部分就給
想坐著看球的(畢竟可能是消費主群體)
至於氣氛 劃一兩區明定給站立應援
或應援默契嗆司曲call大家站起來
一樣能和現在的應援模式作融合
另外這次對開半場給對手
我也不喜歡 而且還給他們樂隊開麥
真的是......
但老實說全主場目前1樓票價
喵迷坐得滿嗎?
2樓的票價 星期日都坐不滿了
這並不是說喵迷很少
而是球迷屬性對於看一場球
願意付出的價值
願意付出的時間
願意付出的精力
能不能讓球團在商業考量下 開全主場
不過雖然這樣說
我很希望明年來個主題日(非開幕和引退)
在大巨蛋全主場來個實證打一下我的臉><
最後看到這幾天好多負面的言論
我覺得當球迷有情緒正常
但我想說說自己為什麼死忠那麼多年
球隊對我來說最重要的
不是商品、啦啦隊等等附加價值
(不是說他們不重要)
回歸看球本質 是球隊文化
各球隊不同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我個性就喜歡統一這種
球員們的個性 團隊的風氣
才是我一直支持最重要的原因
加上本身就是台南出生 對於那種球隊屬地感
就算我住桃園看了那麼多年球
我還是一點心都撥不了給別人
至於其他
球賽輸贏
沒人比球員球隊還想贏球
我球場內罵一罵 離開球場下一場又是新的開始
行銷企劃
沒人比企劃更想做出讓人滿意又賺錢的商品主題
但在我不知他們有多少限制能力下
不滿意唸一唸 滿意就燒錢包
應援氣氛
沒人比應援團啦啦隊更想把氣氛炒熱
所以我進場就是燃燒放開自己
努力為球隊吶喊加油
總歸一句
惟一從元年到現在還在的球隊
經營模式和方向就是這個樣子了
跟著大環境經歷過低潮的我
對於這幾年行銷企劃和應援團隊的進步
是很滿意了 畢竟有一好沒兩好
其他球隊有優點也有缺點
至少目前統一整體對我來說
我不會離開!
(以上心得極其主觀,要鞭請小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