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組
首獎一名(獎金新台幣二十萬元,獎座一座)
張怡微〈哀眠〉
1987年生於上海。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班二年級。曾獲第33屆時報文學獎
散文組評審獎,第38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冠軍,第15屆台北文學獎散文組首獎,第35
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評審獎。在中國大陸出版《舊時迷宮》、《你所不知道的夜晚
》等作品。
評審獎二名(獎金各新台幣十萬元,獎座各一座)
張婉雯 〈明叔的一天〉
於香港出生及成長。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現職大學語文導師。工餘從事動物權
益社運工作,但最喜歡的還是閱讀與寫作。
楊莎 〈魚汛〉
1988年生於陝西省西安。2007至2011年,就讀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2011年起至今,在
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現代文學研究生學位,師從劉勇教授。曾獲第4屆新紀元全球華人青年
文學獎。
散文組
首獎一名(獎金新台幣十萬元,獎座一座)
林巧棠 〈錯位〉
1989年生,新竹人。耕莘青年寫作會。喜歡跳舞、散步,還有動物。世界是一座舞
台,身體是我的筆。台大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文所,曾獲林榮三小品文獎、台大文
學獎。
評審獎二名(獎金各新台幣五萬元,獎座各一座)
高自芬 〈夜航〉
出生於台灣基隆,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喜歡唱歌、跳舞、寫東西。先成家後立業。
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著有《吃花的女人》、《表情》、《太
魯閣族抗日戰役》(合著)。
黃克全〈迷溪記〉
福建省金門縣人,輔大中文系畢業,中央大學中研所肄業。專職寫作,曾獲第23屆梁
實秋文學獎散文優等獎。出版作品:《夜戲》、《時間懺悔錄》、《在最深的黑暗,你穿
著光》、《七等生論》等十餘部。
新詩組
首獎一名(獎金新台幣十萬元,獎座一座)
張繼琳 〈舊石器時代〉
1967年生於台灣宜蘭,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台北文學獎、
聯合報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等。歪仔歪詩社成員,現為壯圍國中教師。
評審獎二名(獎金各新台幣五萬元,獎座各一座)
蕭皓瑋〈青春自述〉
筆名童安,1994年生,新竹人。新竹高中畢,現就讀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二年級,
為「不上大學報」和「等待晨曦讀書會」成員。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全國學生文
學獎、台北文學獎等,作品入選《2011台灣詩選》。有部落格:「青春自述」。
小品文組──台灣山水
優選十名(不分名次)(獎金各新台幣一萬元,獎座各一座)
李彥瑩〈家栽時光〉
在台北的角落默默搖著筆桿,寫作的園地就如同自家那處小而美的陽台,喜歡安靜且自在
地栽種,細心灌溉一個個萌芽的靈感。曾獲玉山文學獎、基隆海洋文學獎、花蓮文學獎、
蘭陽文學獎、桐花文學獎等文學獎。
鄭楣潔〈慣行農法〉
一九八一年生,台南人,任教文和國小,中正大學台文所進修中。不擅團體互動。喜歡深
山野嶺的孤清。去年開始記錄關於我、父親與農事的記憶。可惜他識字有限,無法解讀我
的文字。曾獲2012全國台灣文學營散文首獎。
鄧力豪〈秀才窩〉
開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法律廉政高考及格。曾獲:交通部第15屆觀光文學獎文組第一名
、台積電第2屆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第3名、台北文學獎青春組故事寫作佳作、第44屆國軍
文藝金像獎新詩優選獎。
林力敏〈戰嶺小草〉
譯者,輔大翻譯所畢業,翻譯過六本書,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
、梁實秋文學獎等,獲政府獎助赴哈佛大學暑期進修,擔任過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
。
蘇梓欽〈河堤〉
1984年生於臺南。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所畢業。現職為名過於實的工
程師。
邱淑娟〈木泣〉
1992年生,台北人。喜歡將生活點滴化為文字記錄,對創作之路充滿期許,願自己能成為
在白晝也能被看見的一顆星。
董秉哲〈很難找到的路〉
筆名達瑞,一九七九年生。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畢業。作品曾入選年度詩選、年度小說選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新詩大獎、小說評審獎,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等。
李凱珺〈晚安,阿里山〉
北部人,台灣師範大學畢,目前就讀北護,為探討語言治療之研究生一名。我偶爾的書寫
是遊戲筆墨,不敢為自己下輝煌的註解。無形的思緒流動成具體的文字,我始終認為這是
最美麗的魔法。
賴舒亞〈向山舉目〉
獲益最大的書是《聖經》。閱讀與書寫宛若左右手。獲時報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故鄉
的文學記憶散文獎。入選《九十二年散文選》、青少年臺灣文庫Ⅱ《希望有一天》(國立
編譯館)。著有散文集《挖記憶的礦》(遠景)。
沈眠〈他人的天使〉
1976年,十月降生的孩子。文化大學文藝組。曾獲幾十種文學獎。部落格【最初,只剩下
蜂蜜的幻覺。】格主。
書簡組──寫信給動漫人物
優選十名(不分名次)(獎金各新台幣一萬元,獎座各一座)
黃美曦〈致帕拉格維斯特先生〉
1983年生,文大廣告系畢。
蘇園雅〈因為你,我在路上〉
1984年生,高雄人。曾獲高雄青年文學徵文入選、打狗鳳邑文學獎。
趙文豪〈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致七等生〉
1986的盛夏,於臺北出生。目前就讀於國北教語創碩,曾用筆名方夏或本名投稿,也得過
一些獎;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有天能有一手好詩,讓自己寫出來。
段以苓〈森茉莉女士 芳鑒〉
80後,七年級生。曾就讀韓國成均館大學東洋藝術哲學專攻,因病休學。曾發表詩歌於香
港《今天》。
梨衡〈給里爾克的一封信〉
1986年1月生於湖北,200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現居廣州。曾獲劉麗安詩歌獎、北京大學
未名詩歌獎,作品在《今天》《詩刊》《詩建設》等刊物發表,入選《中國新詩百年大典
》等多種選本,主編民刊《階梯》。
蔡琳森〈我與班雅明的一場夢〉
姚秀山,本名蔡琳森,1982年生,台灣大學中文系畢。目前從事編輯工作。
李安婷〈好好活著〉
1991年生於台中,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喜歡閱讀和寫作,也希望走入教育,
推廣自己喜愛的閱讀與寫作給學生。目前正在台中市立忠明高中擔任實習老師。
鄭若珣〈再見,玉波師!〉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從事視覺設計多年,近年兼職於獨立繪本創作、文字創作,興
趣在於研究圖與文的對話,作品散見於報刊、電子書。
林巧棠〈牠們的眼睛──致艾莉絲‧沃克〉
1989年生,新竹人。耕莘青年寫作會。喜歡跳舞,散步,還有動物。世界是一座舞臺,身
體是我的筆。臺大外文系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曾獲林榮三小品文獎、臺大文學獎。
鄭宜芬〈驚世畏友張愛玲〉
六字頭前段班,政大中文系所畢業。現任市立中正高中國文教師。覺得寫作是人生最美麗
最迷人的夢幻事業。得過道南文學獎、五四徵文獎,已婚,有一對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