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4-01-24 13:37:14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tag/no198
2024建蓁環境文學獎 徵件開跑
徵文辦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上下游副刊
宗旨:環境文學包括各種各樣的作品,從強調自然歷史事實的作品到哲學解釋自然的
作品,從山川荒野、溪流海洋到田園與各種樣貌的城市生態。期望透過環境文學書寫,開
展大眾對自然、所處的環境與文學的視野,鼓勵文學創作,發掘優秀作者與作品,促進自
然與人文的交流。
文體:字數在4,000字以內的散文。
獎項:
首獎1名,獎金新台幣20萬元整
貳獎1名,獎金新台幣10萬元整
參獎1名,獎金新台幣5萬元整,以上各獲獎座乙座。
佳作3名,每名各得新台幣1萬元整與獎狀乙紙。
當代精神獎2名,每名各得新台幣1萬元整與獎狀乙紙。
收件、截稿日期:
對象:全球華語創作者皆可。
即日起至2024年6月15日截止收件
投稿方式:
可採用線上報名或紙本寄送,二擇一即可。
線上報名:填寫此報名表並上傳參賽稿件與所需文件。(上傳至報名網頁者
以臺灣6月15日 23點59分前為準)
郵寄報名:將報名表詳實填寫後,與稿件一起寄至「10361臺北市大同
區承德路三段10號4樓402室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環境文學獎收」(一律
以掛號寄送,郵戳為憑)
所有稿件請以Word檔傳送,純文字,作品標題以14號新細明字體置中對齊、字
體加粗;內文以14號新細明體字體,靠左對齊,橫書,不手動調整邊界與行距,維持原
Word設定。
投稿稿件內嚴禁插入照片、圖片、個人姓名、聯絡方式……等,判定為不合格,
直接刪除不進入評審。
評審過程:
審查共分為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由主辦單位聘請具公信力之作家、自然科
學領域專家、文學評論學者、主編等進行評審。
主辦單位於收件後,將稿件編號以匿名方式送審。
進入評審之稿件,一律密封送請本屆評審委員審閱。
公布、領獎日期:
於2024年 9月中旬公布入圍名單。
所有獎項於頒獎典禮現場宣布得獎名單,頒獎典禮日期預計於10月中辦理。
注意事項:
得獎作品將在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發表,視同同意刊
登在主辦單位官網與Facebook,不另支付稿酬,並需出具同意書。
凡海內外各地區以華語創作者均可參加,得獎者另需提供詳細個人資料、照片與
得獎感言。
參加徵文之作品,必須未曾在全球任何報章雜誌、網路、部落格、各種媒體形式
發表或公開展示及出版者。
嚴禁抄襲,經檢舉屬實者立刻取消參賽與得獎資格,並依相關法律追究,且日後
不得參賽。
每位作者以投稿一篇為限。
所有參加徵文之作品,概不退件,請自留底稿。
所有得獎獎金均須依稅法規定,由主辦單位先行代為扣除應繳稅額後給付。
未盡事宜得予隨時修訂並公布。
紙本報名下載
2024建蓁環境文學獎電子海報
2024建蓁環境文學獎紙本報名表WORD檔
2024建蓁環境文學獎紙本報名表PDF檔
2024文學獎線上報名
線上直接填寫報名表,上傳文章電子檔,省時省力,環保愛地球!
建蓁環境文學獎・挖掘書寫的多樣性
現世代的環境文學範疇該如何定義? 什麼是自然?
我們期許環境書寫打開更大的光譜:無論是鳥、獸、蟲、魚、山、水、人類世、人類事、
農業、建築、工業……等,眼見的四周就是環境,破除人類中心主義,寫作者展開敏銳的
覺察,關注生活各面向,身處、共處、共感、共創,多元紛呈的時代來臨。
三位講者透過《半在陰影裡 半在陽光下:華文環境一書》與大家談談環境文學,從不同
分類到同分類不同視角觀點,各自獨立成篇卻也像彼此在對話著,遠看像是一種蒙太奇馬
賽克拼貼畫的樣貌呈現這世代的環境圖像,細看則各篇擁有各自的顏色與形象。環境書寫
不用非得要跑到深山野嶺、也不侷限於科班出身,並非僅知識淵博者能書寫,不同角色、
身份、文化、感知……等,都能為現今的書寫與環境創造出新關係!
參考相關書籍-《半在陰影裡 半在陽光下 華文環境文選》
本書由《上下游副刊》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 精選細編,集合41位作者透過書寫探索環境,
涵蓋範圍有:蟲魚鳥獸、水土草木、同伴動物、城市建築,展現出人於荒野不再的人類世
處身環境之中的多重感知。人類既趨光,然而,當光過強時,又閃避入陰影裡。人類與環
境的關係亦如時而在陽光下,時而在陰影裡。
41位作者用文學暈開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有描寫與山海萬物相遇碰撞時的熱情與好奇、自
我回望與反思,如同挺身陽光下,以訴說己身經驗召喚讀者對自然的共鳴;有描繪對大地
生態的細緻觀察,彷彿己身隱沒於陰影裡,讓萬物生機置於舞臺前景,邀請讀者一同凝視
四周環伺的聲息。
這些敘事,紛呈每位書寫者所發出的多元聲音,開啟人類感受與想像環境的無限途徑。讓
作者們帶我們進入萬物棲地,或在陰影裡,或在陽光下,聆觀「蟲遊鳥飛」,知曉「陪伴
動物」,踏查「草木道」,泅泳「水中事」,舉足「遠上山」,惜「安土」之難,深索「
人類事」
相關連結
・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冠冕之作(輯一)
・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冠冕之作(輯二)
・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頒獎典禮(含評審名單、評審紀錄、影片)
・2022 建蓁環境文學獎示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