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很多人在討論戰隊與實況公司
這邊提出一些陰謀論與未來發展看法 大家可以討論討論
如果不想看下面一大堆東西 這邊先說結論沒興趣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1. 魔競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實況整合行銷與通路
2. 蝴蝶事件可能帶走的不只是實況主,更重要的是與廠商的connection
接下來講原因
目前整個遊戲產業有兩塊餅很大
1. 遊戲廣告,尤其是手遊
2. 電競產品
首先先就遊戲廣告來說
連google這個全世界市占最高的網路廣告商都知道要做手機遊戲廣告
可以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手機遊戲市場到底有多大
除了google在做手機遊戲即時試玩廣告外 台灣也有廠商在做
另外在台灣的產業鏈裡面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環是在遊戲整合行銷這塊
台灣的遊戲整合行銷有個特色 就是時間短
在兩千年初網路遊戲剛開始興盛到接近2010時 整個網路遊戲產業有個特色
快速 快速 快速 對就是快速
快速開發 快速上市 快速廣告 快速收錢
這就是過去在網路遊戲時代興盛及接近末期大部分公司會做的事情
大部分的公司只想一件事情
代理或開發一款遊戲 狂打廣告 玩家科金 賺錢 收掉
目前這樣的模式也逐漸在手機遊戲上看到
但在廣告這塊 由於社群網站與直播的出現有很多的變化
早期只要遊戲出了 找明星代言買廣告時段 狂打廣告就可以取得效益
現在有了實況後 大家開始直接找實況主投放廣告
而且效益跟成果可能會比電視廣告要來的顯著
畢竟對於現在年輕人而言 電視的影響力沒有像網路一樣強烈
所以目前在實況整合行銷這塊 算是新興的產業
但在效用成果與行銷科學化這塊還不明確
再來是電競設備
在過去十年鼠鍵不斷掉價的情況下 廠商毛利越來越低
連原先羅技這個翹楚都不得不承認 後來買的UE都比鼠鍵本業賺錢(毛利)
但電競出現為這個狀況開啟了一盞明燈
在2010年以前 你跟你身邊的人說 你用4000多5000買鼠鍵
你大概會被罵神經病 那時候你買一把Cherry不管什麼軸
別人都會對你投以 凱子喔~~~的眼光
現在只要在打電動 彷彿沒有一把4位數的鼠鍵好像對不起自己
交代完背景故事 接下來要講陰謀了
1. 無限XX
對於這間公司而言 目前沒有啥籌碼
如果你去查這間公司的工商登記 會發現他們的本業是在做整合行銷
而且兩間公司資本額不超過500萬 發發新聞稿抱怨一下還可以
真的打起來不見得真的有勝算
另外這間公司雖然做的是整合行銷
不過是傳統的整合行銷 就是幫遊戲廠商接洽代言人買買電視廣告時段
目前看起來對於網路行銷這塊不太行 尤其是在實況這塊
但傳統行銷的人脈聯結網是很強的
所以才會在聲明中出現“年輕”與”後輩”等字眼
但在網路與實況這塊 個人認為並無法與本身就是實況主出身的公司一搏
2. 魔X
目前這個市場就這家看起來比較有規模
但就像前文所講的 實況行銷跟以前不太一樣 算是新興的產業
不太能夠用網路廣告的方法去計算有效的廣告投放
目前可說所有方法都還是在嘗試的階段
舉例來說
遊戲實況的觀看人數跟工商時間觀看人數的差距
遊戲的VOD點擊率跟工商時間VOD的點擊率怎麼計算
像最近某三國的實況與開LOL實況的觀看人數差距
簡單的來說 是個待開發的市場
掌握方法跟通路 就掌握了市場
而此公司CEO對於問到這間公司在幹嘛
並沒有明確的指出原因並打哈哈帶過的原因
可能是 目前還沒有人注意到他們在幹嘛也不是很確定市場有多大
既然處於市場領導地位 那麼就慢慢安靜地來
3. 羅技
羅技在去年中更換LOGO 投入的廣告預算相當不少
今年還會不會有相同的預算 恩...
4. 利益衝突
今天蝴蝶事件會鬧這麼大的原因
個人臆測不是只是實況問題而已
若到了新公司去 若主要廠商發現
丟另外一邊廣告擴散與點擊效益比較好
會不會讓廣告主更換合作對象 這才會是未來值得老東家憂心的
就像如果某實況主離開G社後仍然很小心沒有公開去玩以前的遊戲
如果到新公司後第一個實況遊戲是Dota 2 下一季應該就看不到她主持了吧
無論如何 個人希望這樣的抓馬越多越好
這樣才代表 整個市場有競爭的價值 LOL與電競的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就靠你了蹦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