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river5566 (司機56)》之銘言:
: ahq 執行長林呈洋 fb: https://reurl.cc/k3zmK
: PTT的鄉民應該多問問,為何這兩年來,硬件周邊的廠商已經很少看到將贊助直接到職業
: 戰隊跟選手身上,這中間的原因是什麼?值得玩味,我們是真的在創造職業電競生態圈,
: 還是只是遊戲娛樂生態圈?如果是遊戲娛樂,就要講清楚。
: 用賽事數據去吸引到硬件周邊廠商的預算當然可以,但別忘了,沒職業戰隊就沒精彩賽事
: ,兩年前開始,當Garena 將硬件周邊大廠預算集中贊助到賽事後(華碩、宏碁、羅技
: ....),便排擠掉職業戰隊的贊助。但也是從兩年前,賽事的觀看熱度卻是逐年遞減,這
: 就是一個經費使用效益值得探討的地方。Garena 並未因為有更多廠商贊助賽事而同步增
: 加了賽事跟戰隊分潤的預算。
: 別只是看到贊助Logo到處露出,應該要探討的是實質預算的比重分配的變化。
: 職業電競戰隊提供的是一個長期運動精神跟品牌價值的結合;賽事跟遊戲網紅提供的是產
: 品資訊的快速提供;在NBA 我們不會看到Curry需要去做產品開箱,他就好好的打球就好
: ,但在電競硬件周邊,如果把職業戰隊、職業選手、遊戲網紅、實況主 及Youtuber都用
: 一樣的方法跟標準在使用跟檢驗績效,似乎,整體等著在接商案的遊戲網紅、實況主及
: Youtuber會比職業戰隊跟選手好配合。
: 職業電競的品牌精神跟產業生態一直都沒有被好好定義出來,硬件廠商、一般贊助商的預
: 算站在支持電競的立場卻是每年都在投入,但有多少是投入在不對的賽事、不對的項目,
: 造成台灣職業電競產業跟實力慢慢被其他賽區拉開。
: 2017年底電競已經納入運動產業條例,但電競範圍太大、項目太多,對遊戲、遊戲比賽、
: 電競比賽、職業電競聯賽、有價值跟未來的職業電競聯賽這些再不定義出來,台灣怎麼會
: 知道是要發展那些項目,沒定義好,資源就會分散,每個遊戲公司就會到處蹭熱度,硬件
: 周邊、贊助商、政府資源就會分散掉。
: 全世界職業電競產業發展的好的都是兩大上游做的很好,一個是遊戲原廠對電競產業的社
: 會道德使命感的提升,一個是政府對產業政策的正確擬定,台灣遊戲產值很高,但多半是
: 賺快錢的代理商心態,一旦原廠沒要求,就會得過且過,所以這時候,政府政策的擬定就
: 很重要了,但,這一點我們似乎還是落後其他賽區的國家。
: 加油吧!
懶人包:G社把有關電競相關的企業贊助搶走而且不分我們戰隊
所以我們沒錢 打得很爛
阿所以拿到贊助就可以打得很棒嗎
我是不太相信啦
成績打出才能有本錢找錢找贊助 這不是商場上不變的道理嗎
怎麼變電競就變白海豚整天轉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