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條毛巾

作者: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07-02-28 02:47:09
如果一條毛巾在我家,它的生命週期大致如下:
1.從喪禮紙盒中被拆開。
2.放在浴室做為擦臉毛巾。
3.舊了或破了之後,被掛在廚房當抹布,用來擦手或碗盤。
4.稍微髒一點,被放在流理台上擦汁水油漬或瓦斯爐。
5.更黑的時候,被丟到地上,用拖鞋踩著擦廚房地板。
6.又破又髒,看起來像爛棉布團時,也許在盆栽底浸滿水分,為植物保濕,安逸地養老。
自信這樣的使用方式可謂物盡其用了,只差沒有洗乾淨撕碎來做填充物。
但有多少人會這樣使用一條毛巾?愈到後面的階段愈少人這樣做。
對於沒能物盡其用的喟嘆,我有以下幾個面向的意見:
節儉。
當然,這樣的作法最直接對應到的就是節儉,
一來不用多花錢買新的和用途類似且可互補的商品,
二來已經花過的前或是已經得手的物資,發揮最大的功能。
這是純就利己經濟考量的觀點。
愛惜物資,一種態度。
可能由節儉而來,或與節儉高度相關,但可以獨立於節儉而存在。
對硬質塑膠的布丁盒和包裝紙這樣習慣上是一次性使用的物件,
可能會去留存它,只因為自己實在也做不出來,
而且它好好的也沒壞,應該要再被拿來做些什麼用途的。
但願意或想要保留雞精玻璃罐或乾淨速食紙袋的習慣愈來愈少,
只因為這些物資在益發富裕肥膩的社會中,愈來愈氾濫而不稀貴了。
創意。
在資源缺乏時,人才容易辛苦地絞盡腦汁來發明創造有限資源的無窮可能。
一個月薪兩萬五的傢伙和月薪十三萬的傢伙,顯然前者更需要注意特價與兼差機會,
也更容易想要對自己的資金做合理的運用,開源節流。
何況所有的商品除了被設計做為賣點的功能外,本來就有無限的使用價值可供開發,
例如廢光碟做杯墊或舊照片剪貼成新畫作,鮮花曬成乾燥花或書割成存錢筒。
習慣的世代傳承。
有多少習慣的學習與養成是多數人一輩子在孩提時代學起來就再也沒有更新過的?
擦屁股的方式、刷牙的方式、摺衣服的方式、坐椅子的姿勢……
這些項目不是具有太深的習慣性,就是太家庭化,以致於不容易從別人家裡頭學到。
而愛惜物資的態度和使用物件的方式與習慣其實常常是家庭生活中無意養成的,
從接電話的習慣到開水壺的擺放位置,其實是某一個家庭烙印,
試想一個在家裡煮過飯的女兒,嫁做媳婦兒後的廚房擺設,大致不容易跟家裡差太多。
一對從未示範過在假日從事義工活動的雙親,大概不容易養出這樣安排休閒時間的子女。
環保。
說到底還是環保,而它對抗的常常是消費取向的文化。
盡量縮減物資的使用精緻度,
在還能夠接受時,不因為被勾起的消費假需求而「除舊佈新」,
買一個設計更精美或只是狀態更新的商品。
對物品的精美程度和狀態新舊的接受程度,
決定者應該是使用者,怎麼會是路人甲乙丙丁?
衣服上的一個小污漬或毛球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想到最後也沒有什麼實質妨礙。
何況所有新的東西帶來的新鮮與刺激感常常都流失得飛快,
只要有容易厭舊的習性,馬上就打入冷宮,看了就煩。
治本之法還是把厭舊的性子改一改才是。
作者: redarkhuman (浪跡天涯)   2007-02-28 11:29:00
學姊果然是哲學系的高材生~
作者: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07-03-06 00:19:00
唉呀,你們也知道,我就是愛講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