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studyabroad 看板 #1IzrfE8f ]
作者: mlkj (N ) 看板: studyabroad
標題: [情報] 經濟學人 談商學院的危機
時間: Sun Feb 9 18:36:58 2014
原文
http://0rz.tw/BhbVZ
網頁翻譯版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29822160
Those who can’t, teach
Economist Feb 8th 2014
每個專業領域都會有人光說不練:比如說滿口爛牙的牙醫、每天吸40支菸的醫生,以及忘
記報稅的會計師等。但很少有專業領域,未能遵守自己設定的規則,實際上正好是入門條
件。商學院試為了教導管理的價值。他們傳授基本原則 — 比如說設定清楚的目標,以及
管理風險。商學院也教導學生說商業世界變得多危險。現今最風行的詞組是「破壞性創新
」:教授們鄭重地警告人們說,所有產業都面臨到全新的變革,安於現狀的人只會被跟上
腳步的挑戰者給宰制。但當這一切涉及到自身事務時,商學院無視自身的規則,也忘記他
們自己的警告。
機會比比皆是。對優秀管理的需求散播至新興市場以及公部門、志工部門。而世界上的商
學院數目,也從一世紀前僅有一小撮,到現在約有12,000間機構在傳授某種形式的商業教
育 — 一流學府則存在於倫敦跟波士頓,但今日也可以在印度的海德拉巴跟上海找到。但
在此同時商學院面臨了巨大的風險,他們缺乏進入門檻,無法自外於席捲教育界的變革。
良好管理可以確保商學院蓬勃發展,但有兩個理由導致缺乏良好管理。
首先,商學院已經成為學術基爾特(academic guild)的一部份了。1959年兩份分別由卡內
基基金會以及福特基金會資助的調查指出,商學院相較專科學校要好一些,因此鼓勵商學
院更學術化。而現在的商學院,差不多就是掛著學術界大旗。獲得終身職最可靠的方法就
是寫論文,拿個PHD(而題目跟商業只沾上一點邊),然後在受尊崇的期刊上登出一系列文
章。終身職學者是碰不得的,且他們可以阻擾任何學院內的變革。目前最頂尖的那些商學
院即使在學術基爾特的力量下,仍活得很好。學術明星光環讓這些學校可以吸引高學費的
MBA學生。
但即使這些在學術基爾特頂端的學校也會是個問題。教授都沒啥動力教書:最好的教授還
是會陣亡,除非他們能發表文章在對的期刊上。而他們也沒啥動機要去做實用的研究。如
大海般、卻沒啥洞見的論文刊在艱澀的期刊上,沒有經理人會想去讀。創新是要將不同領
域的想法結合,但學術的專門化將世界區分為細微的子學科。當放到市場中,這些問題會
變成功能失調。
第二個問題是從眾心理。各商學院都生了羨慕哈佛史丹佛的病:想擁有漂亮的大樓跟明星
教授。但參與軍備競賽越來越花錢 —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在校園中花了六億美金 — 而
願意花這麼多錢來念MBA的人數供給正在下降。考GMAT的人數去年下降了五萬人,美國考
GMAT的人數下降地尤其劇烈,迫使中段排名的學校要在其錄取圈中越掘越深,或是要仰賴
多收亞洲學生;而亞洲的商學院也越來越多,亞洲學生的選項也變多。需求減少的原因是
投資報酬率也下降了。GMAC(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對美國商學院的
學生做了一個調查,發現2012年的畢業生中有8%的人找不到工作。
那些頂尖之外的學校,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在費用上面競爭,或是創新。雖說過去四年
中,美國MBA的平均學費漲了三分之一。但有些學校(如康乃爾跟羅徹斯特)提供較短的課
程時數,而其他學校(包含馬里蘭跟UCLA)則放棄漲學費;倫敦附近的Ashridge商學院也竭
力縮短在職專班的課程,但還是有許多學校繼續將頭埋在沙灘裡。在此同時,商學院面臨
私人公司競爭。這些公司財務導向,重視成本管控跟提高註冊率。美國的職涯教育集團
(Career Education Corporation)擁有一系列的商業導向機構。而羅瑞特教育集團
(Laureate Education)在30個國家中擁有80萬名學生。這些私人學校直接威脅到,教職員
主導且非營利的既有商學院模式。這些私人學院聘雇職人來上課,而非做研究,這也讓工
作跟學習更容易結合。且某些顧問公司跟司投資銀行也有設立公司內部的迷你MBA。
商學院,顧好你自己
結果是很弔詭的:許多人在經營商學院手法上,將商學院帶到最不商業的路子上。今年於
瑞典哥德堡所舉辦的商學院長大會,結合著憂鬱跟宿命論的氛圍。這些院長談論著學術通
膨、形象問題、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OOCs)等。但看起來他們對自己掌握機會跟反
擊的能力沒甚麼信心。
院長們沒有甚麼方法可以重整學校,或是削減成本:薪水可是要支付他們超過八成的帳單
。他們也沒甚麼動機去做,無論他們手上擁有甚麼法寶:幾乎他們所有的人都本來就是學
者,被指派到這個位置上最多做五年。哈佛商學院的麥可波特曾經警告說,一個企業中最
危險的地方是卡在中間,而在成本或品質上沒有明顯優勢。再過幾年,非常多的商學院會
知道他說的真是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