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mewood (homewood)》之銘言:
: 大推無DH才看得出教練功力
: 應該這麼說
: 可以更看得出教練功力
: 就是因為投手要打擊
: 所以有時要考量打擊
: 可能就會有換投手的疑慮
: 在換投手的同時
: 其實就為比賽多了變數
: 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 有時還double switch
: 更增添了變化
: 記得當年2003馬林魚教頭很會玩這個
: 像變魔術一樣神奇.....
我倒不完全認同這個 "無 DH 才看得出教練功力" 的說法,原則上 NL 的 SP
一場 "正常的" 先發領 3 PAs 後大概就要下去了,至於下場的時機該如何調
動,端看眼下打到那一個棒次,很多時候,pinch hitter 也都是上來頂 9
棒、然後下一局又被換掉的。
而 double switch 一次都要動到兩名選手,換句話說,原本接替 "投手那
個 spot" 的打者多半是所謂的替補守備員或是工具人,所以 double switch
充其量是 NL 的 manager 玩的機會比較多,同時多半也是出於 "時間平面上
的必然",翻成白話文,不就有點像是 NL 的 manager "被迫" 做 double
switch,因為沒有人希望投手站上打擊區?
如果再以戰術面考量,NL 的比賽裡只要壘上有人不是 base loaded、又在 2
outs 以下,投手一上來不橫球棒是很奇怪的事,再一次,又是一個 "時間平
面上的必然",這恐怕不能叫戰術運用吧?
所以 NL 的 manager 真的需要比 AL 的精嗎?我覺得未必。
個人認為 NL 在 extra-inning game 時的調度才是真正能看出 "NL" manager
功力的時刻,這不僅扯到 RPs 上場的順序與時機,同時還要考慮 bench 上
還有多少球員可以用,這才是 double switch 發揮極意的時刻。
但一個球季下來,真正打到最後一兵一卒的 extra-inning game 也沒有幾場
吧?也因此,我覺得用 double switch 去看 manager 的功力,是必須要做
一些 "前提限制"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