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neumo (超☆冒險蓋)
2017-10-27 13:04:28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網址:http://tinyurl.com/y88akspc
After Barrage of Home Runs in the World Series, Juicy Theories as to Why
世界大賽的全壘打滿天飛
作者:
ypw (橙黃橘綠秋心不已)
2017-10-27 13:16:00被打都是加料 三振跟一堆pops就是曲球太威打不到....
作者:
jenchieh5 ((」T□T)<喔~喔~喔)
2017-10-27 13:19:00球吃藥不行嗎
作者: yuen1029 (yuen) 2017-10-27 13:31:00
都是球的錯!
作者:
ypw (橙黃橘綠秋心不已)
2017-10-27 13:40:00所以之前那些1比0、2比1的都是很抱歉用到N年前的庫存囉
作者:
EEERRIICC (大尾é¯è›‡)
2017-10-27 13:48:00承認打者養成跟上投手很難?
作者:
ygjhsu (杰)
2017-10-27 13:50:00Culberson打的是兩出局後全壘打 不是兩分全壘打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17-10-27 13:55:00中華職棒根本是世界棒球的先驅
作者:
harrishu (KevinDurantSucks!)
2017-10-27 14:00:00紅襪:只有我挑到0.56嗎QQ
作者:
Toy17 (朱呆呆)
2017-10-27 14:01:00中職領先全球…弓單王求元鬼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7-10-27 14:14:00乾一點濕一點就差很多了~
作者:
retsmah (...)
2017-10-27 14:34:00在那邊說中職的鄉巴佬,日職更早好嗎?
作者:
a0913 (沒救的貓奴)
2017-10-27 14:40:00台灣再度領先全球
作者: Felix34 2017-10-27 14:57:00
是在講日職官方不承認吧
三振和pops不就是沒抓到擊球點嗎? 這些球結果本來就和用球沒啥關係 會因為用球造成差異的是那些有打中球心但是在以前的情況下會變成外野深遠飛球頂多擊牆二安的
作者:
gt12345 (Zpon)
2017-10-27 15:18:00好球帶都放寬了 球彈一點ok的
作者:
sam9595 (帕帕)
2017-10-27 15:26:00我是不相信沒改啦 你看Culberson 3A那什麼爛成績 那球竟然可以飛那麼遠我也是醉了 一打出去看那仰角我想說比賽結束了
作者:
geneaven (geneaven)
2017-10-27 15:37:00BB 爺來打可以百轟
作者:
roka (吃狗肉)
2017-10-27 15:41:00理由伯
日職是先換不彈球造成那幾年跟死屍一樣,後來偷換回來不承認二樓也蠻好笑的,哪一個投手不是讓人打不好?頂多是你飛球滾地或是三振
作者:
Modan (酥麻仙人)
2017-10-27 15:44:00換了好像還不錯,打擊戰可吸引較多人觀看比賽而且大家都是用一樣的球,很公平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15:48:00換球不會重點,重要的是不承認硬要凹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5:56:00今年全壘打比禁藥時代還多 比2000年單季14個40轟的盛況 還要更多 今年是沒有那麼多40轟 但30轟以上他媽一大堆你跟我說這沒換球 我家的小狗都不信就像中職以前全壘打型打者較少 去年10轟以上突然爆多 官方還堅持說沒動球 結果最後被發現雖然「合乎範圍」 但彈性數字命名變高 這次大聯盟官方也是說球的係數在「範圍」之內 顆顆
如果說今年的天氣比之前還乾那的確飛出去的機會是提高的
作者:
roka (吃狗肉)
2017-10-27 16:16:00這種事書僮說比開口更有說服力啊 呵
作者:
gs951117 (鍵盤醫檢師)
2017-10-27 16:20:00中職第N度領先全球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17-10-27 16:29:00不然像15NL 不是300K就是ERA1開頭的 也挺無聊的
作者:
lovebulls (love46&51)
2017-10-27 16:35:00Keuchel自己的滾地球率是最狂的那種 應該是最沒差的
作者:
ypw (橙黃橘綠秋心不已)
2017-10-27 16:49:00所以啊 比分低到1比0 2比1的時候怎麼球都沒有的問題都是擊球點掌握不好 這些賽揚跟救援王的曲球速球太威了WS變成HR derby的時候突然球又變彈了 真是妙啊
呵呵 真以為這些東西是WS才有人在講的嗎今年球季中多少投手講過這件事情了
作者:
ajoejoe (句點男)
2017-10-27 17:20:00其實之後的幾年都可以看一下是不是也是全壘打滿天飛,就知道到底是球彈還是打著進步了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23:00今年球季中 柯蕭就講過 田中也講過啊 你以為ws才有人講喔=大聯盟還意思意思的組成小組去檢查 最後不意外地說「我們沒有超出範圍」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24:00自己沒跟到新聞在那邊酸
今年彈力球已經吵很久了 絕對不是只有ws才在該而已只是WS實在很有關注度 加上延長賽8轟實在太扯話說有些護航的人的嘴臉 讓我想到去年護航中職沒幻球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17:29:00不用看往後幾年阿,數據不是已經說話了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17:32:00飛球比沒增加的情況下,全壘打出牆比過去17年平均增加30%1.人吃藥 2.球變彈 3.棒子變彈選一個吧Zzz現在飛球出牆比,比00年那段嗑藥的年代還狂得多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35:00推樓上數據 不過沒用的 看看去年堅信中職沒換球的人 他們不信就是不信XD 相當充滿愛意的堅持「打者進步了啊!」
作者:
triff (triff)
2017-10-27 17:35:00換比較彈的球是不是一種潮流?日本,台灣,現在是美國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36:00日本的解釋很多次了好不好== 根本不是同個狀況 有沒有搞錯...
作者:
triff (triff)
2017-10-27 17:36:00我認為換球沒太大意義,除了吸引球迷注意以外。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17:41:00MLB這一點很難閃,數字紀錄太詳細2003~2014 HR%/FB%範圍落在9.5%~11.1%平均約10.5%,“BUT”去年破新高衝上12.7%,今年更猛13.8%而去年的飛球比是這17年第11(比平均還低),今年是第八(約等於平均)請問飛球比沒變,甚至低於平均,有什麼可能球出牆數量還變多?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45:00迷迷:打者他們不能一起在季前開會 說好一起進步嗎?奇怪耶你! 承認打者進步很難? 剛好同一年進步也很合理啊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17:46:00總有原因吧,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小樣本,是全聯盟
一堆前年最多10轟的鳥槍都20-30轟 說進步根本鬼扯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17:48:00迷迷會跟你說這是大聯盟 進步是很合理的
作者:
hahabis (HaHaBis)
2017-10-27 18:01:00我襪又要被鞭了..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18:02:00如果單純因為飛球比增加而全壘打跟著增加那還沒話說,不過並沒有,連說什麼飛球革命都可以當他唬爛
"可預見地,棒球是不允許欺騙的行為的" 是搞什麼 @@
baseball denied any shenanigans 棒球(當局)否認搞鬼
作者: a2156700 (斯坦福橋) 2017-10-27 19:13:00
那是神經病在講的,以前全壘打少,大家說球彈性不好
擊球初速增加 HR/FB比例提高就是必然的 換球是一個可能的解釋 但其實還是有合理解釋的可能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19:51:00擊球初速增加原因:1.打者力量變大。2.球變彈。3.棒子變彈。請選擇
作者:
Cishang (辭..)
2017-10-27 19:52:00中職叫睜眼說瞎話 中職用球是0.540~0.580 結果那時候測出來的平均叫0.576,然後說0.576在0.540跟0.580中間叫符合不彈?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0:05:00嗯,一年漲十幾趴、兩年漲三十趴坐看五年後打出去就出牆
作者:
noahlin (該怎麼說呢)
2017-10-27 20:08:00全聯盟一起進步這太不科學了 樣本很大耶
大幅提高很正常 即使只是飛行距離多個幾呎我不是說不可能換球 只是還有其他的解釋空間 如果今天有更決定性的統計出來 這問題哪需要爭這麼久
作者:
Pujols5 (Albert Pujols)
2017-10-27 20:54:00如果說是打者心態都想抓大支 那飛球比例應該同步提升
可是打者的擊球型態也會影響ex: 去年以前的林子偉 vs. 今年的林子偉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1:15:00可以求擊球角度飛球比會沒變?LD%還倒退勒是任何正常的因素一年能漲10幾趴,見鬼啦可能過去十幾,甚至幾十年沒啥改變的,你一年翻一圈都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作者:
ben108472 (ben108472)
2017-10-27 21:28:00大聯盟如果真換球也不會承認的,投手就自求多福吧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1:41:00說真的,換球老實承認應該也沒什麼,美國應該不會像日本搞道下台一鞠躬
作者:
nolander (自己國家自己救)
2017-10-27 21:52:00awe-struck fans應該是大號電風扇之類的比喻吧?
awe-struck fans = 嚇到吃手手的迷迷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7-10-27 22:45:00如果要選投手還打者比較能影響滾飛比的話我會選打者啦
如果球的飛行距離是呈常態分布 那麼平均距離只要增加幾呎 全壘打的數量就會大幅增加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全壘打增加多少其實不該是這個議題的討論重點 而是增加的"擊球初速"是怎麼來的?(導致飛行距離增加)換球是一個可能 但投手的球速在增加 角度高於30度的飛球也在增加(出去而非射牆)… 所以是有解釋空間的
作者:
xw668 (窪塚不良介)
2017-10-27 23:02:00解釋個頭 那你說慢慢變合理 哪有可能一年突然集體爆發的集體唷 還不部份 這怎樣都說不通好嗎- -
擊球初速增加->球飛行距離增加(即使只是幾呎)->HR/FB暴漲 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今天是擊球初速沒變 距離卻明顯增加 那一定是換球了 但不是…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21:00承認打者進步很困難嗎?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21:00初速沒變距離增加,這地球就要爆炸了,還換球勒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22:00同一批打者,就是能說好一起打出更強勁 角度更理想的飛球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22:00不行嗎?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23:00說一堆東閃西躲浪費時間
是有些隊這幾年都強調擊球角度,把每隊的初速跟角度拉出來看一下就明瞭吧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26:00請問球重量初速角度相同的條件下,球如何飛的更遠?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27:00如果真的能控制擊球角度,那FB%應該會大增,然後IFFB%應該會大減才合理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29:00擊球角度說穿了就是把球打紮實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30:00擊球角度這種唬爛話也有人信....
簡單講今天最主要討論的其實就是為什麼擊球初速增加了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30:00這玩意真的能拉,第一件事就是把該死的LD%拉起來——
你太鑽牛角尖了,這並不是說改擊球角度造成HR大量增加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32:00很抱歉最近兩年LD%還比前幾年倒退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7-10-27 23:32:00打者力量變大,球變彈,球棒變彈,這三個最可疑
有可能是綜合下來的結果,球當然還是有很大可能變彈實際上拿球來驗最快啊,怎麼沒人來玩啦!!
作者:
pujos (lks)
2017-10-27 23:33:00這種話跟飛球革命一樣好笑
作者:
noahlin (該怎麼說呢)
2017-10-27 23:37:00初速跟角度決定 剩下只有空氣阻力跟重力的事了...
作者:
noahlin (該怎麼說呢)
2017-10-27 23:40:00換球其實也沒什麼好不能承認的吧 大家條件一樣就好啊
作者:
sh3312037 (pandacarry)
2017-10-27 23:52:00那今年我襪是怎麼了嗚嗚
作者:
Kyosuke (嚄咬阿雷雷咬阿雷)
2017-10-28 00:21:00擊球初速也受到彈性係數的影響啊, 又不是只有重訓揮棒快
紅襪喔 Hanley拖著一個不能動的肩膀還能打20+HR難道沒有幫助到嗎? 某個SS用受傷的手把球往地上打就算球再彈也出不去啦
作者:
kuyung (無敵暴龍)
2017-10-28 00:52:00那我巨怎麼了...
作者:
newest (C'est la vie~)
2017-10-28 01:14:00中職領先全球
作者:
triff (triff)
2017-10-28 07:19:00游擊手power 70結果去學中職砍擊流......
作者: tikitaka 2017-10-28 17:01:00
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