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追打壞球被三振或是形成軟弱飛球,是全天下打者都不該犯的錯,那有位球員真的
錯的離譜,他的好球帶就跟海一樣寬,看他打球時常會在心裡訐譙「這種球你也打?」但
是他總是不會讓我們失望,就連挖地瓜的壞球都能打成安打,他叫做 Vladimir Guerrero
!
https://i.imgur.com/J0G3mpJ.jpg
如果是近期才開始關注 MLB 的朋友,你可能會說:喔喔喔就是那個 Vladimir Guerrero
Jr. 嘛,藍鳥隊的大物新秀,嗯算是講對一半,因為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位史上最會打壞球
的男人,正是這位孩子的爹。
https://youtu.be/RUErJ5zcwYo
只看以上的片段你可能會覺得這是賽到的吧!但當一位球員16年來始終如一維持相同的打
擊策略並繳出高效的成績時,你就不會覺得這是巧合了。
熟悉 Guerrero 的朋友應該知道,他在揮棒的動作上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但為何能夠確
實擊中各種刁鑽的球路?對此科學家可是做足了功課:近年來他們開始用生物力學的角度
來分析球員們的打擊姿勢,對於不同進壘點的球應該如何攻略,終於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https://i.imgur.com/9iUUeHb.jpg
生物力學實驗室利用反光球與動作分析系統的場景
研究的部分我們就長話短說,經過精密的實驗後,發現打者為了要達到最快的擊球初速,
在攻擊內角球的擊球瞬間,相對於打外角球來說,會讓上半身較早產生旋轉、使身體更加
面向三壘方向,這個現象可能是打者為了在身體前方製造出更多空間,避免產生內角球總
是要縮著手臂打的情況。但有學者指出部分球員 (特別是年輕球員),因為太過擔心揮空
,使用過多上肢的力量去保護內角的好球帶,卻犧牲了下半身旋轉所產生的力量。
相對於打低球來說,揮擊進壘點較高的球時,上半身旋轉的速度也會比低球來的快、棒子
拿得更高,和上面提到攻擊內外角的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攻擊內角高球及外角低球上,為了能得到更好的擊球品質,優秀打者在攻擊內角高
球時,上半身的旋轉會比較明顯;而打外角低球時,則是下半身先旋轉之後再把棒子帶出
來。這樣的力學機制其實你可能早就聽別人說過了,因為「內角高球適合拉打,外角低球
適合推打」這種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說了這麼多,怎樣的姿勢才能成為下一個 Mike Trout 呢?
雖然沒有一套標準的打擊動作適用在每個人身上,但是揮棒的準則是相同的,只要掌握將
身體重心保持在身體後方,再根據揮棒習慣、擊球喜好、身高等等,在動作上進行個別微
調,就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但是千萬別忘了揮棒並不是單靠強壯的手臂,上下半身的旋轉應用也佔了很大的關鍵喔!
聽完之後趕快去大魯閣實驗看看有沒有效吧!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oCykH24wD6g
==============================================================================
圖片來源:google.com
參考資料:
1. http://www.qcbaseball.com/drills/
2. Fortenbaugh, David,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Baseball Swing" (2011). Open
Access Dissertations. Paper 540.
==============================================================================
我是達斯,一位熱愛棒球的運動物理治療師,談論各種運動傷害與提升運動表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