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你的疑問大概分為兩個,
一個是MLB的薪資空間,一個是戰術設計。
如你說的,MLB沒有薪資上限。
可是,還是有豪華稅線,
而且近年來勞資協議有提升超過稅線的罰款額度,
這會讓球團老闆在設定預算的時候有所顧忌,
球隊經理也會考慮如何努力將團隊薪資壓在稅線以下。
啊可是隔壁的勇士隊,老闆不是很早說不用擔心豪華稅,
會盡力留下完整的陣容,
顯然只要有心,多花點錢(包含罰款)讓球隊戰績更好也可以啊?
怎麼在MLB沒有薪資硬上限、球星不一定要降價報團的狀況下,
組團沒有更容易呢?
其實,你自己已經回答了XDDD
如你說的,棒球是回合制的運動,球員之間的戰術配合性很低,
反過來說,
就是「單一球星的影響力比其他運動低」。
強如鱒魚,他在天使隊只打過一次季後賽,
畢竟他再強,輪九個人次才會再輪到他打,
九下落後,如果沒有輪到他,你也無法要求他絕殺XDDD
因此,一個戰績好的棒球隊,他就是可以在25人名單中,
塞入更多更好的球員。
這無法只靠少數球星的加盟就解決。
那要怎麼辦呢?
最基礎的方法,就是自己養成主力球員嘛。
可是,棒球作為一種使用工具的球類運動,
在「將球員天賦轉化為成績」的過程中,更為困難。
為此,一隻MLB球隊往往有4個階層以上的小聯盟球隊,
透過選秀、交易、海外簽約等方式補充人才,
花比籃球更長的培養時間,然後不一定開花結果QQ
因此,總而言之,
MLB的管理階層在球員的交易、簽約、養成方面,
我認為無疑地需要很多的資源與心思,甚至超過籃球。
至於你說棒球的戰術比較少,這點我同意,
但是教練對於「該派哪位球員在哪時上場」,還是具有相當的戰術效果。
前幾年印地安人總教練Terry Francona,
在季後賽以「凍結者」的方式使用牛棚投手,獲得相當的成功,
引起大家隊牛棚調度的思考。
再來,這幾年非常著名的open醬,
也是MLB對於戰術使用的新思維。
最後,你舉魔術強森做為跨界經營的例子,其實有點不適合XD
魔術代表的集團買下道奇隊,
可是真正在管理操盤的,應該是棒球事務主席Andrew Friedman。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