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mygo (心在何方)
2021-02-21 23:06:08statcast 系統裡
有一個數據是Extension
指投手投球時延伸距離
這個數字越高,代表投球出手點越靠進本壘板
打者反應時間會越短
也衍伸出另一樣數據Perceived Velocity(體感球速)
詳細說明官網有
https://tinyurl.com/y8uxf9ac
有個介紹Chapman影片提到
Extension往前多沿伸1FT(約30cm)
打者體感球速會快3MPH
影響可不小
https://tinyurl.com/yddwndxm
為什麼要提這個呢?
因為2020球季的這個數字有明顯提升
全MLB
年度 Extension(ft)
2015 6.0
2016 6.0
2017 6.0
2018 5.9
2019 5.9
2020 6.3
前5年數字都非常穩定的在5.9~6
2020突然增加了0.4ft(12cm)
只是偶然嗎?
如果把球種分成
Fastball、Breaking ball、Changeup(含指叉)
三大類看
Fastball、Changeup系 都僅增加0.2ft(6cm)
Breaking ball系卻一口氣增加0.5ft(15cm)
15公分的差距之大
可以說是投手們有意為之的
也許是為了對應彈球、飛球革命
不少投手試著讓出手點更靠本壘
除了讓打者感覺更快外
變化球也會更靠本壘一點才發生變化
有人覺得練增加Extension
是日式老學校大跨步的那一套...
這個,加大跨步的確可以增加Extension
身高僅1米8的 Freddy Peralta 充分利用跨步
https://tinyurl.com/ycant7jg
讓他的Extension到達7.31
但人高手長的投手,
靠著柔軟度晚一點放球也是可能的
比如Blake Snell 跨步並沒有特別大
他的這個數據是 7.09
這股趨勢會持續下去嗎??
作者:
ottoj (Yuan)
2021-02-22 00:20:00覺得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增速所以加大跨步幅度動能,延伸這個感覺比較是附帶的
作者:
mygoing (高雄哪裡買calume)
2021-02-22 02:14:00聽過初階棒球打者的動態視力跟反應神經可能比職業球員更強的理論 主要提到類似少棒(國小)投手板到本壘距離比正常短 然後現在學生發育好 投出的球速比往年更快 所以假設職業投手從出手到本壘要1秒 少棒投手雖然球速較慢但因為距離近 可能0.8秒就到本壘了另外 所以因為Extension影響樓主之前提出的出手高度嗎?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21-02-22 07:58:00有趣 原來是變化球變近這樣搞不好可以讓本來不夠強的變化球變成強力的球種如果不懂得怎麼改變變化球位移球速 增加Extension也是一個選項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1-02-22 09:45:00日式的問題是太強調跨步大,導致身體旋轉力量釋放不足如果能在保持身體旋轉能量釋放的前提下,加大跨步才有它的正面作用
作者:
ph49 (如果不是你我依然是我)
2021-02-22 09:59:00這不就田中嗎…全力靠本壘板
作者: LucasDuda (徐府千歲) 2021-02-22 15:56:00
Capps剛被梅子聘為小聯盟pitching coordinator.
作者:
dinos (守護神)
2021-02-22 16:36:00MLB平均約95mph,台灣少棒科班大約78mph,MLB可以多約0.003s
作者: LiaoCJ (TakeItEasy) 2021-02-22 22:44:00
想到Capps+1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21-02-23 13:07:00
大跨步不是放球點會變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