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BBC:倫敦地鐵圖:塑造一座城市的設計

作者: ted5566 (ted)   2016-06-19 21:45:02
http://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cul/2015/07/150729_vert_cul_london_underground_map_design
http://goo.gl/vNjrw3
https://i.imgur.com/g3YETxY.jpg
倫敦地鐵圖
1863 年,倫敦地鐵第一段通車。在之後的幾十年中,多條地鐵線路縱橫交錯,紛紛湧現。但由於私營企業獨立修建運營,地鐵線路圖也隨之變得日趨繁冗,這與如今為遊客和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標誌性地鐵圖大相逕庭。
這張標誌性的地鐵線路圖由哈利岱J (Harry Beck)於1931年設計,現在世界各地的地鐵圖都是根據該地鐵圖設計的。而實際上,在這張著名的地鐵線路圖問世之前,人們也曾花費多年時間,運用聰明才智陸續設計過多個地鐵線路圖。
畢竟,在20世紀初期,要讓設計師在一張圖上完整地反映所有那些在倫敦市中心縱橫交錯數英里,又橫跨農田、商品菜園甚至遙遠的米德爾塞克斯村莊的線路並非易事。更何況,地圖的大小還要方便隨身攜帶。
地圖尺寸
地鐵線路分佈之廣讓線路圖的製作變得棘手。即便在倫敦市中心,站與站之間的距離也大相逕庭。比如考文特花園站(Covent Garden)和萊斯特廣場站(Leicester Square)僅隔200米,而國王十字站(Kings Cross)和法林頓站(Farringdon)卻相距 1.15 英里(1.85公里)。
出了市中心,地鐵線路延伸至距離貝克街(Baker Street)50英里的周邊郊區——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 的維爾內路口站(Verney Junction)和布里爾站(Brill)。當時的地鐵線路圖設計要求地圖上各站點的距離要準確對應實際地理位置。
但到了1930年,人們清楚地認識到,想在一張地圖上按照真實比例來規劃整個地鐵網絡,實在是一個難以應付的大工程,尤其在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地下,更加不可行。所以那時的地鐵線路圖往往只側重於倫敦市中心的地鐵線路的描繪。
而地圖上倖存的這些地鐵線路逐漸遠及城市的邊緣地區,猶如揚帆啟航的船隻航行在未開化的海域,將現代文明傳播至邊遠落後地區。
諸多此類早期充滿藝術氣息的線路圖如今成為收藏家的心頭之好。可是這些地圖既不能全面展示倫敦地鐵線路,用途也不大。
勝似繪畫
1925 年,一位名叫哈利岱J的工程繪圖師加入倫敦地鐵集團信號工程師辦公室,並於1931年發明了新的線路設計圖。這張圖不僅成為倫敦市民和遊客的有效出行工具,其自身設計也頗受人們喜愛。如今倫敦地鐵線路圖仍遵循當時的基本設計。
但是,當貝克向地鐵管理部門初次展示他的設計時,他們卻持懷疑態度。貝克設計的地鐵線路呈水平、垂直或對角線延伸。擺脫了真實地理比例侷限,地鐵線路圖如同交叉穿行的電路圖,猶如一幅蒙德里安風格的繪畫。
https://i.imgur.com/zDhfrZq.jpg
本圖為哈利岱J的 1931 年設計圖,其成為未來倫敦地鐵線路圖的設計基礎 (圖片來源:倫敦運輸博物館收藏)
貝克認為實際距離在地下不是很重要,所以無需根據地圖來瞭解線路確切距離或者站點的精確位置。乘客只需知道如何便捷的搭乘以及換乘地點即可。
1933 年,地鐵、城市公交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過河巴士以及綠線公交組合成一個新的公共交通集團:倫敦乘客運輸委員會 (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本著現代化的精神,讓公眾檢驗貝克大膽設計的線路圖效果的時刻到了。1932年,在少數站點嘗試性地印發500 份線路圖後,在1933年又印發了70萬 份線路圖。一個月內重印再發,這表明線路圖清晰明瞭,設計十分成功。
可是這份線路圖也並非十全十美。貝克尚未考慮區域線(綠色顯示)的西端區域,也沒有考慮裡克曼沃斯 (Rickmansworth) 另一邊的大都市區(洋紅色顯示)的郊區。經過他多年的改進,這些問題已得到解決。當貝克與倫敦運輸系統產生分歧時,他的最終設計版本也於1960年印發。然後公關主任哈諾德·哈金森 (Harold Hutchinson) 接替了設計工作。
出於版權保護以及不滿第三方改變設計,貝克與倫敦運輸局陷入了一場漫長的法律糾紛。雖然他於1965年放棄了這場訴訟,但直至1974年去世之前,他仍繼續私人設計,包括數十年前就開始繪製的巴黎地鐵線路圖。
自1986年起,這項設計工作已成為一項公司任務,設計師的名字已經淹沒在浩繁不息的員工大軍之中。而作為創始者的貝克卻不在署名之列。其他國家紛紛效仿這份線路圖的設計。它不僅為各國地鐵線路圖的設計樹立了榜樣,也激發了許多設計靈感,在襯衫、咖啡杯以及無數紀念品上均可見到它的身影。
我愛大河
重大轉變會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經過多年的發展,倫敦運輸系統新增了若幹線路,包括多克蘭輕軌、地上線路網、倫敦地鐵新幹線以及往來格林威治半島和皇家碼頭的阿聯酋空中纜車。2009年,一直被奉為倫敦地標的泰晤士河從地圖上被移去。這項舉措在全國激起一片譁然,各國媒體的負面報導更是紛至沓來。
最終幾個月後,泰晤士河又重新出現在地鐵圖上。正如郵票收藏者珍藏愛德華八世的郵票一樣,因其珍稀的設計,許多地鐵線路圖的收藏者也將珍藏這份沒有泰晤士河的線路圖。
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電視2台發起「英國最偉大的設計」評選活動,超過20萬名觀眾對包括迷你庫珀(Mini),捷豹E級轎車以及《佩伯軍士的孤心俱樂部樂隊》(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專輯封面等一些著名設計進行投票。貝克設計的線路圖名列第二,僅次於世界上最美飛機——協和客機。
貝克的地圖以及之後的更新版本同樣也給予藝術家靈感。大衛·布斯(David Booth)的《地鐵裡的泰特美術館》(The Tate Gallery by Tube)(1986) 是倫敦地鐵站的宣傳海報,用畫作展示了紛繁複雜的路線。自1992年起,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西蒙·帕特森 (Simon Patterson)的《大熊》一作,畫中地鐵站名稱變成諸多藝術家、探險家、科學家、演員以及作家的名字。
受到倫敦地鐵線路圖啟發的不僅僅是藝術家。多年來,幾代的學生為了打發上學和放學途中的無聊時間,嘗試將站名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如將國王十字站翻譯成德語的「國王十字站」。明亮的顏色和高辨識度的Johnston字體使得地鐵路線一目瞭然。這樣人們就能輕鬆記憶線路圖的每一站。
工藝品和紀念品中融入的地鐵線路圖元素,在人們腦海中刻下一張特殊的倫敦地圖。80多年來,貝克設計的線路圖仍被視為新地鐵路線設計的金科玉律。
欲閱讀 英文原文,請訪問 BBC Culture網站。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6-20 00:29:00
現在的路線圖都像哈利岱J的圖一樣 像站與站的相對位置抽像化 同時大致保留線路線走向 印象最深刻就是莫斯科的地鐵圖環線就真的是一個很公整的圓wwwwww
作者: Howard61313 (好餓)   2016-06-20 01:54:00
間隔號「‧」出問題了吧,哈利‧貝克被ptt變成了哈利岱J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